劉紅根
摘 要:識字,是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而且《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第一學段(1~2年級)的規定是:“讓學生喜歡學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薄罢J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左右,其中800~1000個左右會寫?!币虼耍W語文教師應把識字教學當做語文教育關注的熱點,并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增加學生的識字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小游戲;生活實際;歸類識字
識字,是一個極其枯燥乏味的過程,尤其是對于低年段一至二年級的學生而言,更是難以調動他們的識字熱情,這就需要身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采取符合他們年齡特點和心理規律的策略和途徑,使他們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自覺去學習和掌握漢字的音、形、義。
經過多年教學實踐研究,筆者認為,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可采取以下幾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一、設計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戲,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大部分語文教師的識字教學,采用的都是“集中識字”的形式,致使識字教學過程顯得枯燥乏味,達不到理想的識字效果。其實,一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心理發展不成熟、注意力不持久,且好動好玩,所以,我們只有采取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他們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比如,游戲,其所具有的娛樂性、趣味性功能一直深深吸引著學生,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我們就可設計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戲,讓學生一邊玩一邊認識漢字,從而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比如,在學習了一年級下冊第二組的5篇課文中的生字之后,在鞏固階段,我們就可采用小游戲的形式進行:課前準備好一個大轉盤,轉盤上寫有5篇課文中的重點生詞,如:聲、沖、破、海、洋、躍、姐、吹、只、原、打、寧、羊等等,課堂上,4人為一組輪流到講臺上,由老師轉動轉盤,轉盤指針停留在哪個漢字上,本組學生則要快速說出這個漢字的讀音,出錯、用時最少的一組為勝利的一組。這一富有競爭性和趣味性的游戲,很快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都很賣力,不想讓本組輸,都積極踴躍地參與,激發了他們濃厚的興趣。
二、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拓展學生的識字空間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重要材料,同時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辫b于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就不應只將學生的識字局限于課本教材中,還應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提高識字質量。
比如,我們可提醒學生,去嘗試認識放學路上的路牌、廣告牌、商店招牌上面的字,去超市里買東西時,也要注意觀察食物包裝袋上的字,以及同學之間的名字、教室墻壁上貼的標語、看動畫片時電視上的字幕等等。同時,我們還可要求學生家長進行配合,如讓他們在家里的各種物品上面貼上物品名稱的漢子及其讀音,如冰箱、茶幾、沙發、衣柜、鏡子、板凳等等,讓學生通過這些標簽,去認識物品名稱,增加識字量。總之,通過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既拓寬了學生的識字渠道,也讓學生的識字能力逐步得到發展和提高。
三、進行歸類識字,加深學生對所教生字的認識
歸類識字,即根據漢字的音、形、義某一方面的特點,把要學的字分別進行歸類集中編排的一種識字形式。利用這一形式讓學生進行識字,可以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加深學生對所教生字的認識,進而使學生高效率地掌握生字,提高識字效果。
如在教“抱、擁、挑、打、推”這些字時,我們就可對學生說:“小朋友們,你們注意觀察一下,這些字都有什么相同之處?”“都帶手字旁”“都跟手有關”……學生踴躍回答道,然后,我進一步發問:“下面,看看哪位小朋友還能說出更多帶手字旁的字?”待學生說出來后,一起進行分析交流。像這種適合歸類教學的,還有很多,如帶三點水的:海、浪、汗、洋、河、江、汪;木字旁邊的:樹、材、根、柳、桃、梅;帶足字旁的:跑、跳、踢、蹦……這樣,通過進行歸類,能夠加深學生對所教生詞的認識,學生會記得更快、更準,進而提高他們的識字質量。
綜上所述,身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切忌生搬硬套,而是采取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規律的策略和途
徑,讓學生變得喜歡識字、熱愛識字,增加識字數量、提高識字效果,為日后閱讀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白潔.文化視野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04).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