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勇輝
[摘 要] 小學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是兒童系統學習語言文化知識的基礎環節。由于小學生身心成長的各方面特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加強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充分發揮話語溝通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積極作用,對于小學語文教師及小學語文教育研究者而言,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話語溝通
一、師生互動中話語溝通的意義
1.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必要條件
小學語文作為我國語文教育的初級階段,在教學的各個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小學生由于所處年齡段的特征,心理發育正處于早期階段,在注意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等方面也有自身的特征: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集中時間較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擾,對于一些抽象表達的理解能力較弱,記憶方式以機械記憶為主。良好的話語溝通能夠幫助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幫助學生加強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識記。基于此,要想實現小學語文教學幫助學生熟悉和運用語言文字的目標,加強師生互動中話語溝通的有效性是必要的條件。
2.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世界
小學語文教學不僅是為小學生傳授基本的語言文字知識,同時,通過小學語文課本上豐富、多元化的教學內容,也可以為小學生初步認識和了解世界提供良好的渠道。要充分發揮好小學語文教學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世界的積極作用,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良好話語溝通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通過師生互動中的有效溝通,引導啟發學生從語文課本的內容出發,通過合理的聯想更加準確地認識世界,并逐步形成世界觀的雛形,這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3.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小學生身心發育都處于早期階段,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還沒有形成,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這一時期正是對思想進行積極引導的黃金時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話語溝通,有意識、有目標地引導學生思想發展的方向,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特點,通過榜樣作用與小學生心理的模仿機制,結合德育的作用,在學習活動中逐漸感染學生,幫助他們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人格的健康發展。
4.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小學生由于理解和認知能力相對有限,對于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一些內容及思想感情可能難以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此時,教師應該通過師生互動中的良好話語溝通,以學生能夠理解且富有感染力的話語及表達方式,將課文內容及思想感情清晰準確地表達出來,結合有效的引導與啟發,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將所學到的語文知識轉化為自身的語言能力,從而實現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二、師生互動中產生話語隔閡的原因分析
1.傳統講授方法的制約作用影響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往往以教師作為教學的中心,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學生跟著教師思路被動接受知識。這樣的方法沒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也無法良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十分缺乏,基本的互動方式就是教師提問,點名回答,且答案十分受限。一方面無法發揮出師生互動應有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容易使學生產生壓迫感甚至抵觸感,不愿與教師進行溝通,這也導致課堂教學枯燥死板,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
2.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特殊性認識不足
小學生所處的年齡段決定了他們本身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自制力差且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特點,這些特點是小學語文教學具有特殊性的關鍵因素之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如果不能從小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出發,不能通過有效的互動和良好的話語溝通去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可能會使小學生對課堂教學產生約束和乏味感,最后影響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同時,小學生也正處于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時期,對小學生知識的教育與道德教育應共同進行。而小學語文教學正承擔著提升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初步培養小學生基本的道德意識與觀念的雙重任務,并且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小學生審美意識初步形成也有著積極的意義。部分教師對小學語文的特殊性認識不足,在教學活動中,對于師生互動與語言溝通的作用沒有足夠的重視,也無法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真正作用,這都將導致語文教學活動話語溝通的失效,影響教學質量與效果。
3.互動方法單一,缺乏創新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觀念中,知識的講授是教學的重點。受到這一觀念的約束,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十分缺乏師生互動方式方法的創新。而一些可行的較為生動活潑的互動方式,也被認為不利于原定知識講授與教學進度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基本以背誦、默寫及提問等單一死板的方式為主,有著很強的應試傾向,這與新課改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同時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語文教學的開展。
4.師生互動的評價方式缺少多元性
基于教學對象和結果的特殊性,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具有情景性、不可預期性。而教學目標的效果認定,往往需要用師生互動的評價方式來解決。以往單一的線形評價方式較少考慮到小學語文教學的特殊性,而是采取簡單的成績排序、單向考核等方式,影響了評價效果的信度和效度。
三、提升師生互動中話語溝通的策略
1.加強課堂提問的話語溝通技巧運用
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最容易發揮話語溝通作用的關鍵部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對課堂提問過程中的話語溝通技巧的加強,來實現對學生的積極引導與啟發,并可以通過在學生回答之后的適時肯定與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發表自己的觀點,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可以更多運用生活中的話語對學生進行引導。當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因為對答案不夠肯定而吞吞吐吐時,教師可以適時進行指導,運用“是不是這樣的呢”“說得不錯,但是老師希望你下次回答的時候,可以再大聲一點,好不好”等話語,讓學生既覺得親切,又能夠消除內心中對回答問題的緊張感,同時還能夠有效增進師生感情,為師生互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2.合理創設情境,并注重課堂討論中的溝通技巧
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的創設也是十分重要的,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地創設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在情境中更容易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能夠為師生互動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如果你是課文中的某某,你會怎么做”之類的話語引導學生將自己放在課文情境中進行思考。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使學生圍繞相關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并在討論中積極思考,大膽表達。教師在討論中要做好引導,并在討論結束后進行有效的總結以及對問題進行解答,從而讓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
3.話語評價加強師生互動
每一個積極進步的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好評與鼓勵,獲得教師的信任與贊賞,所以,教師要用合適的話語對學生進行評價,增加學生的學習印象,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學習《七色花》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為了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用這樣的話語教導學生:“你們就像七色花一樣美麗,具有神奇的思想;你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希望。”同時,用帶有深情的眼神望著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途徑,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使其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學習興趣。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是十分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活動時,應提高對師生互動中話語溝通的重視程度,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小學語文教學的特殊性,從學生角度出發,運用有效的話語溝通技巧,在保障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的同時,通過良好的師生互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并為小學生未來的身心全面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靖東.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的語言溝通[J].中國校外教育,2013,(13):42.
[2]沈美芳.淺析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J].快樂閱讀,2013,(28):65-66.
責任編輯 敖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