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君
摘 要: 課程標準作為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要求,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反映國家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思想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新課程改革下,不僅注重學生的學習質量,更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讓學生可以苦中作樂,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新課標 初中化學 課堂有效教學
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過程的核心要素是師生相互溝通和交流,倡導教學民主,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同學間和諧友愛的良好學習氛圍,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依據國家課程標準對不同階段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思想價值觀的要求,國家制訂了統一的課程計劃,將化學作為初中三年級的學習目標。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和一門中學階段的必修課,它是長期以來中外化學家的化學研究和實踐的成就。化學學科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而學習的最終目的便是可以更好地生存。化學與生產、生活、科技、能源、醫療、環保等問題息息相關,若更多的將化學知識很好地運用到生活中,世界的變化將不可小覷,所以化學知識的普及刻不容緩,初中作為化學學科的入門階段顯得尤為重要。
一、加強師生相互溝通交流是活躍課堂的核心要求
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好的環境,能激發人的意志、情感,讓人積極向上,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相反,不好的環境會消磨人的意志、情感,使人的思想價值觀進入惡性循環,我們應該創造適合自己的良好學習環境,從而不斷前進。良好的環境需要師生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關系,加強師生相互溝通和交流。
化學雖與物理屬同一范疇,均為理科,卻與物理有很大區別,物理即物出其中的道理,這個需要大腦深刻的思考后才可以領悟到其中道理,而化學有一定的規律性,有很多知識是記憶性的,比如化學物質的各種性質、化學化學實驗等。在記憶過程中,如果死記硬背,效果就肯定不會很好,如果是在老師與學生互動的情況下幫助學生記憶則效果可能會很好。
比如,在做制氧氣的實驗時,學生可分成小組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注重學生的自主性發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則可在一旁進行監督指導,實驗做完之后學生可將自己試驗的心得與體會與同學們和老師進行交流。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老師可以及時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學生的情況,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特殊個體,他們身上既體現發展的共同特征,又表現出基礎、思維及能力等方面巨大的個體差異。教師必須打破傳統的統一教育模式,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承認、尊重并善待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那么課堂氛圍定將是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有不少人對一門課程的喜愛和其代課老師有一定關系,所以培養老師的親和力,或多或少地會消除學生的抵抗情緒,尤其是對于這些正處于逆反期的初中生,強硬的態度,其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二、教師先進的教育觀念是活躍課堂的原動力
2001年《中國教育報》曾報道,通過研究分析得出:教育工作者之所以出色主要是因為他們比普通教育工作者擁有更超前的教育觀念,他們總能在不同的時代擁有超前的教育觀念。魏書生老師的“商量,商量,再商量”;丁榕老師的“以心理教育為突破口”;盧仲衡教授的“數學自學輔導教學”,等等,都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體現。
教師的真正本領并不在于他有多少知識,會講述多少知識,而在于能否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地、興趣盎然地參與到學習中。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師者,想要教育出優秀的學生,真正應該教育的是自己,只要自己走對道兒了,學生才會跟著走向正確的方向,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數學生,在保持統一教育的基礎上,進行個體差異教育,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
新課程標準改革下,教育注重的不再僅僅是表面知識,更注重的學生興趣的培養和心理教育。摒棄教師以往的“畫地為牢”、“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工作弊端,實行“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化學課本里有諸多化學物的化學性質,如果光憑老師的說教,那么學生很容易混淆,老師要制定一套先進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記憶。例如,講授NaoH的化學性質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進行探討,之后老師可以根據學生探討結果給予驗證。
三、學生的積極性是活躍課堂的催化劑
學生作為教育的接受者,必然與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大關系,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從學生入手。
1.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特殊個體,他們身上既體現出發展的共同特點,又表現出基礎、思維及能力等方面巨大的個體差異。教師必須打破傳統的統一教育模式,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并善待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2.正確的學習方法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的學生學習很刻苦,平常不怎么說話只知道埋頭苦學,但其學習成績總是不盡如人意,還沒有平常看似不愛學習的學生的成績好,這就是因為這些學生沒有采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那么何為正確的學習方法呢?成功者的學習方法就是正確的方法嗎?不是的,有些方法適合別人,但不一定會適合你,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學生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別人的學習方法可以借鑒,但是不可以照抄照搬,因為存在個體差異性。想要走得遠,先要找對方向和方法。
只要找對方法,作業按時完成,從本質出發,就已向成功邁出了一大步。
參考文獻:
[1]肖忠祥.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優化初深[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6).
[2]譚麗儀.構建探究型初中化學課堂的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11(17).
[3]朱德全,張家瓊,桂平.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索[J].教育研究,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