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軍
摘 要: 健康的身體需要健康的心理,體育教育教學的課程改革,關鍵是教育理念、教學思想的改革。把健康教育教學貫穿初中學生體育教學,可以有效增強教學效果。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提高學生的素質的同時,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實現中學生的身心健康。初中體育教學不僅要培養人強健的體魄,而且要培養人健康的心理,使學生受益終身。
關鍵詞: 農村初中 體育教學 身心健康教育
健康是初中體育教學追求的目標,體育教學不僅要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要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的健康素質。健康教學可使學生處于自我感覺良好、與社會處于契合和諧的狀態,使學生了解、掌握、維持健康,減少行為問題和身體疾病。體育活動對于促進人的健康具有積極影響,作為學習領域的健康,要求學生學會通過體育活動調節情緒狀態,增強自尊和自信,形成堅強的意志和品質。體育教學首先是社會過程,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溝通與合作的活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健康水平。
1.農村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健康第一”
未來的農村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無論從教育觀念還是從教材形式都要逐步適應時代要求,把只重視增強體質和運動技能的教學轉變到全面增進初中學生的身體健康上。所謂健康是指世界衛生組織所下的定義,包括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過去,在人們的觀念中只注重體育的強身健體功能,忽略其健心功能,體育教學只重視運動知識技能的傳授,忽略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從而不能充分發揮農村學校體育教育教學中的育人作用。
2.在體育教育教學中教師自身的要求
初中體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師要具備健全的心理素質。“學高為師,身正示范”。教師應該具有高雅的氣質、優秀的品行、融洽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注重對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的學習,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提高現代化教育的理論水平,提高教育教學素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通過正面教育影響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在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上體育課的作用和意義。中學新課程改革強調“健康第一”,情景教學是進行快樂教學的一種嘗試,在這種情景下可以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以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消除心理障礙。由此可見,運動技術、健康和心理密不可分,它會影響體育教學課的氣氛。所以體育教師不能單一地講述和枯燥地練習,要在情景教學的基礎上完成各種體育技術運動,讓學生掌握所教的知識、技能與技術,形成與社會生活實際相適應的教學內涵,增強體育課堂的成就感和實用性,并使學生愉快地掌握教學內容。
3.對學生進行身心健康教育的方式
(1)在體育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體育活動中存在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集體之間、集體與集體之間的相互交往。這種交往使群體中的學生體育活動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產生情感上的相互認知、溝通,從而增進他們之間的了解。由于體育活動的集體性和公開性,體育活動中人際交往能夠促進良好人際關系的發展,融洽關系、團結協作,這有助于健康。心理認識和自我概念的提高,增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與了解,使人擺脫心理障礙。一個人具有正確的自我觀,就意味著他能客觀地認識和對待自己。體育活動有助于認識自我,體育運動大多是集體性、競爭性的活動,能力、修養、魅力都會表現出來,使自己對自我有一個符合實際的認識。體育運動技術有助于自我教育,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暴露自己的缺點,發現自己的優點,不斷修正自己的認識和行為,將自己的潛能和長處發揚光大,改正和克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努力,正確對待成敗。
(2)在體育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基礎和對不同體育項目的愛好,制訂個性化的方案,進行個性化培養,特別是讓每個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看到自己的進步,享受自我實現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準確把握學生信息,如哪些學生籃球技術好,哪些足球好等,以便有針對性對他們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標,使其在課堂上體驗勝利和失敗的情感。
(3)在體育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強意志和拼搏精神
同其他文化課教學一樣,體育運動技術中也需要自覺主動的意志。如在籃球比賽中,需要靠自己做出一個又一個的抉擇并實施進球計劃,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主動精神非常重要,一切都需要經過自我努力與實際體驗。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覺主動精神,以追求勝利,贏得快樂。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還要培養學生果斷、勇敢、自制、頑強的意志品質。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引進團隊合作和決斷取勝的競技項目,可在鍛煉學生運動技能的同時培育學生的果斷品質。因為果斷性來自于豐富的實踐經驗,要多在各種情景下訓練和總結獲得,而體育運動是其中一個方面。
面對激烈競爭、社會的發展,未來的人才不僅要掌握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具有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質。智力發展、品德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創新意識、競爭能力、自主人格和適應能力的形成發展都受心理素質的影響。而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范疇。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按教學大綱要求完成教學任務,嚴格執行教學常規,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培養樸實的作風,而學生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及毅力等,往往會通過具體的言行表現,對于這些要認真對待,善于觀察學生的舉止言行,認真分析學生的心理動態,從而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真實反映。在當前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采用心理健康疏導教學和體育教學相結合,真正促進學生身心兩健,是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一項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