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許宗禮
【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電子商務得到飛速的發展,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電子商務中的企業形態及其模式均出現了新的特征。電子商務開始出現產業生態化跡象,表現為參與的個人與企業數量急劇增加,類型逐漸多元化且協同關聯性越來越強。基于此,本文開展有關平臺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治理機制的研究,以期能有助于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關鍵詞】平臺型電子商務 生態系統 治理機制
一、平臺型電子商務界定
平臺型電子商務模式是電子商務運營模式的一種,是由專門的電子商務平臺運營商或開發商建設的網絡平臺,眾多買方和賣方通過這個集支付、認證、安全、客服和渠道于一體的網絡平臺為其提供相關服務來完成買賣雙方交易的商業模式。
商務生態系統將生態學與產業發展聯系起來,在該系統中具有大量的參與者(相當于生態學中的種群),這些參與者通過相互協作、互相依靠來實現整體與自身的發展。本文的研究將平臺型電子商務與商務生態系統相結合,對我國面向消費者的平臺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治理機制進行探索。
二、我國平臺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治理機制探索
平臺型生態系統是基于電子商務平臺,以互惠、信任、平等為基礎將各成員有效的聯結起來,在該生態系統中領導種群(即“電子商務平臺”)作為系統的核心直接決定了平臺系統的運行成敗。電子商務平臺作為領導種群,有責任推進生態系統規則(即“網規”)的建設,為生態系統其他成員提供更好的生存環境,并為平臺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未來發展以及新商業文明的打造做出貢獻。與傳統的商務平臺治理不同的是,電子商務平臺生態系統的治理更多的是協調,而不是控制和統治。在本文中將從關系治理、利益治理、信息治理、協作治理四個視角來探索平臺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治理。
(一)關系治理機制探索
平臺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平臺而言,其利用便捷的互聯網絡,消除了人們之間的時間成本和空間距離,大大便利了商業的發展。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人們之間由于信任關系的缺乏,又會引致較高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風險。因此,在對平臺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進行治理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信任關系的治理。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著手進行治理,首先是基于契約關系的治理,當交易雙方中一方違背交易契約是能夠據此對其進行懲罰;此外,可以通過一些權威的機構和組織進行調節,例如在淘寶網上買賣雙方出現利益糾紛時可以通過淘寶官方進行調查和處理,對不誠信的一方進行懲罰;最后,還應當加強組織聯盟品牌的樹立,組織聯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所含個體的誠信程度,在平臺系統發展過程中,一定要重視信譽的培養與品牌的樹立,以此來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風險,增強交易雙方的信任程度。
(二)利益治理機制探索
隨著平臺電子商務系統的發展,生態種群個體的增加,內部競爭會逐步加劇,畢竟資源總是有限的,這時就要對系統內各成員之間的利益分配進行協調。在自然發展情況下,平臺系統內的個體總是以個體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事實上該種行為會使得平臺系統內成員的利益普遍下降,整體利益受損,因此,為了保持平臺系統的長遠發展,我們必須要對平臺系統的利益分配進行治理。對于利益分配的治理主要是平衡各成員之間的利益關系,各主體應當具有長遠的眼光,不能為了個體一時的利益而損害了長遠的發展。在利益分配時,應當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制定出符合平臺系統長期發展的利益分配規則。
(三)信息治理機制探索
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信息的傳遞更加的快速與高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以往的信息不對稱程度降低,事實上在互聯網交易中,由于零售商或者生產商為了達成交易、實現自身利益往往僅傳遞對自身有利的信息,而消費者驗證信息真偽的成本較高,使得信息不對成程度非但沒有降低,反而有所上升。
對于信息不對稱的治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應當制定相關產品與服務的質量標準,通過對商品屬性的具體規定來使得信息的傳遞能夠較好的反映商品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加大對信息溝通渠道的拓展,便利交易雙方的交流,使得信息能夠更好地傳遞,降低信息傳遞的成本;此外,還應當建立完善的身份識別機制,這樣能夠增加違約的成本,繼而保障交易的安全。
(四)協作治理機制探索
平臺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之所以得以存在就是各成員能夠從該生態系統中獲益,促進個體發展,其中一個重要的獲益途徑就是平臺系統成員之間能夠更好地實現信息共享、互相學習、互促互進。因此,在平臺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建設與發展中應當重視對成員間協作的治理。在具體的治理舉措中,一方面,領導種群應當擔負起責任,為成員間的協作拓展空間,鼓勵成員的協作,實現知識與資源的共享,實現成員的優勢互補;另一方面,通過平臺自治組織來加強成員間的交流,推動成員間的深層次合作,促進成員間的共同發展。
三、結束語
在本文的研究中,筆者從關系治理、利益治理、信息治理、協作治理四個角度探討了我國平臺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治理機制,通過內部治理路徑的探索,實現平臺系統的品牌樹立與整體發展,協調成員間的利益分配,推動成員間的交流與合作,最終達到長期互利共贏的美好局面。
參考文獻
[1]胡崗嵐.平臺型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及其自組織機理研究[D].復旦大學,2010.
[2]付媛.平臺型電子商務集聚機制研究[D].西北大學,2013.
[3]郭旭文.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構成、特征及其演化路徑[J].商業時代,2014,10:71-72.
[4]付媛.基于生態學視角的平臺型電子商務集群的共生演化研究[J].未來與發展,2014,05:59-64.
[5]任今方.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及其可持續發展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02:53-54.
作者簡介:李林,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國際經濟與電子商務等;許宗禮,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研究領域為統計分析、人口老齡化與電子商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