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 要】美術對低年級的數學教學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將美術運用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可以將抽象問題具體化。首先,根據低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的特點,運用直觀的插畫,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其次,低年級雖然教學內容比較簡單基礎,但是在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的注意力也很難完全集中,利用圖形,可以培養學生主動觀察學習的能力。還有,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持續性和階段性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循序漸進,由簡單到復雜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另外,低年級學生雖然思維能力比較弱,但想象力比較豐富,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
【關鍵詞】美術 ? ?低年級 ? ?數學教學 ? ? 輔助作用
美術對低年級的數學教學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低年級的數學課本通常圖文并茂,圖形大多數是實物圖,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為了適應當今的素質教育,各種教學材料和器具逐漸進入課堂,而且不斷變化。
首先,低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從這個實際出發,我注意加強直觀教學,運用多種方法,包括將他們喜歡的動物、水果、植物等繪制到黑板上或者將豐富生動、栩栩如生的插畫結合課本講解。教學內容以具體的形象為主要形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內容也變得簡單易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材中,分別出現小兔和磚頭、小豬和木頭、小白兔和蘿卜、蘋果和梨一一對應后,進行多少比較的學習,向學生滲透了事物間的對應關系,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了直觀思想方法。例如,《看圖列式子》一課中,簡單的看圖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對括號、問號的位置辨認不清容易混淆,理解起來比較抽象。我利用繪畫,繪制他們喜歡的水果,并運用簡單的吃水果和送水果的方法,將抽象的思維具體化,更貼近他們的生活,學生很容易就弄清楚了括號的含義和問號在不同位置的解題方法。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并樂于學習,是教師教學的最終目標。
其次,低年級雖然教學內容比較簡單基礎,但是在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的注意力也很難完全集中。低年級學生的觀察、分析、表達、概括等能力都比較弱,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教學的藝術性。
還有,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持續性和階段性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循序漸進、由簡單到復雜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我們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運用直觀的插畫和圖形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字”到“詞”到“句”不斷地培養他們。例如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我要求學生通過觀察說一說:圖上畫了什么?我們需要解決什么問題?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培養了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更提高了其語言表達能力。運用直觀的插畫,對教學有很明顯的輔助效果。
另外,低年級學生雖然思維能力比較弱,但想象力比較豐富,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對事物具有很強的認知能力,更容易被新事物或者顏色鮮艷的事物所吸引。教師要抓住低年級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引導,不能抹殺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觀察能力,并注意從實物圖向線段示意圖的過渡教學。
例如,一年級學了10以內的加減法后,出現比多比少的趨于線段化的幾何排列圖形,如比一比多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將幾何圖形向線段示意圖過渡,可以用等長的小棒讓學生擺出上圖,并排成線段圖,如下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樣,學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了。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好了實物圖和線段圖的銜接工作,學生在以后學畫線段圖時就能夠水到渠成,同時也為高段的數學學習打下了基礎。
又例如,一年級下學期《找規律》一課,學生被顏色鮮艷的各種圖形所吸引。學生通過自主觀察直觀感受到了找規律的樂趣,并且自己主動總結了當中的規律,所以對于這一課的理解更加容易,更為深刻。同時,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也培養了仔細觀察的習慣,以及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
教材中的插畫大多以形象、生動、直觀的方式表達出豐富的數學信息,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表現在圖中,將重點和疑難問題形象化,起到化難為易、激發興趣、有效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作用。例如,《認識鐘表》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我通過“小明的一天”揭示主題。從起床到睡覺一天的生活,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貼近,更容易讓學生在大腦中樹立時間觀念,使學習內容由抽象變得直觀具體,更容易突破重難點。還可以在教《時、分、秒》時,進行守時惜時的思想教育。
只要我們根據新課標的要求, 扣住教材要點,充分挖掘, 就能起到輔助教學、優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