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偉
摘 要:高中化學是一門基礎性的科學,化學應用于日常生活中,是比較實用的一門科學,立足于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思維導圖在化學中的應用,將復雜難懂的化學元素和化學公式歸類、拆分,降低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難度。
關鍵詞:思維導圖;化學教學;興趣;系統概括
高中化學元素周期表復雜繁多,需要記憶各個元素以及代表性字母,是個艱辛的過程,如果不把化學元素周期表歸類,編成順口溜,將很難在短時間記憶。思維導圖的引入,可以將記憶過程簡化,通過將類似元素歸類,或者總結書本上考試中易出現的化學元素,加強記憶,使學生對化學元素有個整體性的把握,使記憶變得簡單,改變傳統的死記硬背模式。
一、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的必要性
1.化學課程標準要求
化學課程標準立足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潛能,課程要求教學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注重教學方法,使學生適應未來的科學發展。化學課程要求教師設置多樣化的教學模塊,讓學生體驗化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2.有利于節省時間
(1)記憶知識點省時省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重要知識點板書在黑板上,便于學生抓住重點。但在板書過程中,許多知識點都是相互關聯的,如果沒有合理安排板書內容,整個黑板都不夠地方寫,并且也浪費時間。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是必然的趨勢,可以將零散的知識點歸納總結,形成相互關聯的知識網。
(2)抽出時間做實驗
化學是一門科學,需要以實驗為主進行化學探究,實驗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課堂上連講知識點的時間都不夠用,更沒有時間做實驗。將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節省知識點記憶的時間,抽出時間,好好做一做課本上所羅列出來的實驗。抽出時間做實驗,學生在每操作一個步驟的同時都會對實驗過程有更加深刻的印象,當得出的結論與課本結論相一致時,基本已經掌握了知識點,如果出現一些問題,可以和教師探討,共同進步。如此一來,既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3)幫助學生記憶
化學學習中,物質與物質發生什么化學反應,表現形式都多種多樣,容易混淆,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記憶,將化學知識梳理,減輕學生的負擔,運用思維導圖將化學知識總結,幫助學生記憶。比如,化學課上學習了屬于天然高分子物質的淀粉,之前也學習過類似物質,在化學課上就可以發動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知識,并進行總結,屬于天然高分子物質的有淀粉、蛋白質等,之后在課本上學習天然高分子物質的時候記得回頭再來總結,有利于以后進行章節復習,查漏補缺。
二、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1.教授學生學習方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按照課本上講解,學生看著課本聽,教師講解過多,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聽著聽著思維就會開小差,課堂效率不高,學生也提不起興趣。教師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化學課堂,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在教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習的關鍵在于學習方法的掌握,不能死學,要活學活用,舉一反三。教師用思維導圖給學生總結一節課的要點內容時,學生可以學習這種總結方法,運用在以后的化學學習上,或者運用在其他學科的總結,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習起來更有效率,自然會提高對于化學學科的興趣,也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
2.減少和避免知識點的遺漏
學生按照書本大段大段地學習知識,知識點太散,需要教師板書,學生記在書本上,可一旦學生思想開小差,重要的知識點沒聽到,沒記在書本上,被教師擦掉板書時,學生很容易遺漏知識點,有些學生下課出去玩,沒有補遺漏的知識點,以后在復習考試的時候會少答知識點,容易被扣分,相差一分,一分相隔幾千人,放在高考里邊,是非常可惜的,十年寒窗,因為一分與自己想上的大學失之交臂,實在遺憾。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減少板書內容,突出重要知識點,課程結束后可以再從頭回顧整節課所學內容,減少和避免知識點遺漏。
3.系統概括知識點
一本書學習結束以后都需要復習,準備考試。在復習的時候,整本書知識點鋪天蓋地,難以消化,運用思維導圖來系統概括一個章節一個單元甚至一本書的內容,概括內容要從小到大,概括一個章節學的知識點,再總結整個單元學習的重點,最后再融合到一本書中歸納總結。教師可以將歸納總結好的復習知識點發給學生,讓學生對照知識點,檢查看每個知識點都掌握了沒有,如果沒有掌握,標注出來在課本上尋找答案,然后再記憶,這個方法可以查漏補缺,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總之,思維導圖運用于高中化學教學中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加強學生的記憶,使學生對化學元素有個整體性的把握,使記憶變得簡單,改變傳統的死記硬背的模式,同時對于學習效率也是非常有效的。
參考文獻:
[1]戚寶華.試論“思維導圖”在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化學教學,2007(07).
[2]徐晨紅.思維導圖應用于化學劣構問題解決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1.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