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平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工作的有效開展,對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還存在很多亟須解決的問題,因此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意識;培養策略
研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問題,對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實施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提出有效的創新意識培養策略,對促進小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也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對相關問題展開研究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內容。
一、創設實踐情境,培養創新意識
數學在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之前,追本溯源其真正的來源是生活實踐。人們在漫長的歲月里,在生活實踐中經常要用到各種各樣的數量關系和事物之間的空間聯系,人們逐步從這些應用中發現了它們蘊含的數學知識,漸漸的這些源于生活實踐的數學知識形成了數學知識體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習數學也要從數學知識的本源出發,引導學生通過聯系生活的實踐認識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的內在規律,通過與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認識數學的定理、法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非常必要的。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實踐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實踐性的教學情境中,體悟到看似抽象的數學知識其實是來源于具體生活實踐中的,要讓學生在生活實踐的教學情境中學會發現數學問題,學會提出數學問題,學會探究、解決數學問題的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促進小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例如,教師在講授圓的知識時,這部分數學教學內容在小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數學教學內容,要開展好這部分教學,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盡量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實踐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出示與圓這部分知識緊密關聯的動態教學內容,具體的做法是這樣的:教師可以出示一個熊貓的動畫形象,讓熊貓騎著自行車前進,熊貓所騎自行車車輪的形狀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熊貓騎的是三角形的輪子,而有的熊貓騎的是橢圓形的輪子,還有的熊貓騎的是五邊形的輪子,最后一個出場的是騎著圓形輪子的熊貓。這時教師可以抓住時機提問學生,你們看看哪一個熊貓騎得最快,這樣的問題一經提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探究欲望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在強烈求知欲的驅使下創新思維得到了很好的激發,在彼此的合作與探究中,將抽象圓的知識通過生活實踐情境的創設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二、激發探究興趣,培養創新意識
興趣是創新意識培養的原動力,只有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感興趣了,才能真正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人,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都要圍繞教師的教學活動而展開。教師對數學知識的機械講授難以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高。因此,要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樂于探究,樂于思考,樂于創新,通過探究興趣的有效激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解決疑難問題,培養創新意識
數學知識是一個豐富的寶庫,在浩如煙海的數學知識中,有的知識相對來說較為淺顯易懂,易于理解和掌握,而有的數學知識則較為深奧,需要付出艱辛的探索才能探尋出它的答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發現一些看似不難的問題對小學生來說卻是難度非常大的,要解決好這些疑難問題,就要求教師備課伊始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不斷拓展教學思路,要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探尋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善于發現這些疑難問題的內在規律,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創新途徑,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以疑難問題的解決促進小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培養。
例如:教師在教“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部分內容時,舉這樣兩個例子,一個是540÷73,另一個是95÷25。講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問,有的學生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對于被除數與除數而言,二者的試商情況有什么差別?”這樣的問題一經提出,學生的探究熱情會一下子被點燃起來,學生針對這個問題會不斷思考,踴躍發言,提出各不相同的創新觀點與創新發現,在彼此的合作探究中疑難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創新意識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重視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工作,對促進小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此為視角對相關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更好地促進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
參考文獻:
楊清.淺談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