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和
摘 要:美術手工課,主要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美、正確審視美、創造美的能力。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激發興趣;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正確評價
初中美術課中的手工課教學,是美術課程中的重要一環,主要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美、正確審視美、創造美的能力。手工制作是一種手工與繪畫相結合的美工活動,是手、腦、眼協調運用的一種實際操作,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實用性和趣味性的特點,合理地開設手工課,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如何開好美術手工課呢?參加工作二十年來,我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現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學生收集手工材料,做好充分準備
手工課開設有一定的難度,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對材料準備不充分,以至于上課時無法正常制作。通常情況下,我在前一周上課時就把下節課上課要準備的工具和材料給大家布置下去,根據教學內容,指導大家到生活中去尋找材料,培養他們發現材料的能力。生活中好多廢舊材料,都可以用在手工制作中,不同材料都有各自不同的形態、色彩、肌理等視覺特征,質感也不同。例如,毛線、布頭、蛋殼、樹葉、紙盒、卵石、瓶子、彩豆等,這些材料經過學生自己去收集,在收集的過程中有的就已激起了學生的創作靈感,這樣在制作時也會更加積極和順利。而且收集材料不但使學生懂得材料的再利用、再創造,還能培養學生愛物、惜物的好品質,懂得變廢為寶的道理。
二、教師合理示范,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的合理示范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精彩的范品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喚起學生對老師的敬佩感。通過制作范品教師能掌握一些操作技能技巧,了解制作中應注意的地方,以便在學生制作時講解。范品利用得當,直接影響課堂的學習氣氛,可使學生學習熱情高漲。例如,我在講“制作案頭小擺件”時,當場給學生示范,用皺紋紙制作里一支康乃馨,學生看得很入神,等我制作一結束,全班同學不約而同的“哇,真漂亮”!并且響起一片掌聲,紛紛問我哪里買的材料,要我教給他們做其他種類的花。在我的帶動下,學生的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紛紛拿出準備好的材料,趕緊制作。
三、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手工課本身就是輕松活潑的課堂,可以從生活實際入手,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一些內容,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和學習興趣,順理成章,導入課題。例如,我在講“變廢為寶”一課時,課前我在網上搜集了許多用我們身邊的廢棄物做的手工藝品,制成幻燈片,通過多媒體播放給學生看,學生看后感嘆:“原來這么多漂亮的工藝品都是用隨手可得的廢棄物做的!”學生思維頓時活躍起來,課堂氣氛也變得輕松,由于在別人的作品中找到靈感,學生制作的成品也變得更加豐富。
四、分工合作,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在學習中,我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小組成員把帶來的材料放在一起,共同使用,合理分工,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教師走下講臺,成為課堂活動的參與者,隨時指導或示范學生做不好的環節,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需求與發展,并對學生的作品及時指出優缺點,在下課前進行展示和評價,這樣才能保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通過合作學習,增進了同學間的友誼,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
五、關注個體差異,注重過程評價
美術課堂中的評價就是教育學生怎樣做最好,肯定學生的方法、能力等。否定的評價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使用時要委婉,盡量多鼓勵,少批評,并不是有缺點不批評,必要的批評可以為學生指明方向。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很大,基礎不同,興趣不同,在對他們的作品做出評價時,我盡量在他們身上找到優點,進行鼓勵。在學生進行制作的過程中,隨時發現優點,做出正確評價,這樣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信心和興趣。肯定的評價未必只通過語言來表現,教師對學生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豎起大拇指的贊許,拍拍肩膀的激勵,既可成為教師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種表現,也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
評價的方式很多,我在教學中還常采用互評的方式,把各組學生的作品收集起來放到講桌上,讓學生自己說出創意,對作品做出評價,然后再讓其他小組的學生,從自己的審美角度去分析,評價他人的作品,發現創造的價值。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又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提高他們對美的鑒賞力。
手工課就應該創設一個開放的教學環境,不要拘泥于平時的課堂,可以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延長評價時間,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氛圍,讓學生大膽去做,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和創作欲望,以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和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