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婷
[摘要]西方修辭學界對隱喻的研究源遠流長。隱喻的意義絕非僅僅是一種修辭格,而是已經進入認知學的范疇,成為人類表述對世界看法的手段。針對二語習得者在寫作中難以流利表達觀點的困難,本文試圖探討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提高學生對于隱喻理論的認識和應用,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幫助學生準確傳達文化意象。
[關鍵詞]概念隱喻;隱喻能力;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5-0155-02
一、引言
隱喻在西方修辭學界一直都備受學者關注。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對隱喻這種能力推崇備至,認為隱喻是天才具有的能力。他在《詩學·詩藝》中說:“隱喻是用一個陌生的名詞替換,或者以屬代種,或者以種代屬,或者以種代種,或者通過類推,即比較”。古羅馬演說家、修辭學家昆提利安對隱喻的定義是“隱喻通過詞語的交換和借代不僅增加了語言的豐富性,而且還成功地完成了使每一個事物都得到命名這一極其艱難的任務”。新修辭學的代表人物I.A.Richards將隱喻的內涵極大地拓展了,認為“隱喻是對兩樣東西的比較”,并提出“創造隱喻地能力是普通人生來就有的”。在中國,人們雖然比較重視修辭格的應用,但普遍將修辭格作為修辭學的唯一內容,隱喻也不過是一種和明喻對應的修辭格,沒有充分應用隱喻在表達文化意象中的重要作用。這種片面的認識當然也影響了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Marcel Danes認為:“在第二語言教學方面存在的老問題中,有一個是學習者在獲得第二語言的“conceptual fluency”(概念流利性)方面能力很差。概念流利性的定義為根據隱喻結構了解一個語言如何反映概念和將它編碼。研究表明,語言學習者在利用隱喻構筑目標語言的概念方面缺乏系統訓練,因而如何增強隱喻能力有教育意義”。
寫作能力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在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中起著關鍵作用。然而大學生英語寫作問題較多,教師多重視語言的流利和通順,對于隱喻在寫作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沒有重視,因而學生進行意象表達的能力提高不明顯。筆者在任教英語專業二年級精讀課和寫作課時發現:學生在精讀課文時可以識別一些作為修辭格意義的隱喻,但不了解隱喻的理論;由于對詞語的隱喻意義掌握不到位,學生在寫作中很少用到隱喻,或者表達不確切。筆者深感在二語習得的過程中,利用隱喻構建目標語的重要性,因此在寫作課的授課過程中,開辟專門的章節來給學生講解隱喻的理論,并通過課堂討論,引導學生在寫作中使用隱喻,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學生感受到隱喻為語言表達增添了魅力,對寫作的學習熱情也提高了。
二、概念隱喻的應用
1980年萊可夫(George Lakoff)和約翰遜(Mark Johnson)出版了合著《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提出了“概念隱喻”這個術語。萊可夫認為隱喻植根于人類的概念結構,通過提供經驗的框架,隱喻有助于我們思維,處理新獲得的抽象概念。例如,從“爭論是戰爭”或“愛情是旅行”這樣的隱喻概念可以衍生出多種觀念和語言表達方式。通過對概念隱喻的學習和應用,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詞匯和方法,使學生在寫作中能夠有所創新,將隱喻貫穿入文章的主旨中。
筆者在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的寫作課上,將常見的話題分為幾大概念,比如:愛情、事業、政治、環保、戰爭、經濟等。每一個概念作為一次練習的專題,通過分組討論讓學生列舉出對每一種概念所能想到的隱喻,并將之進行分類和總結。
例如,對學生非常關心和感興趣的話題“事業”,學生討論出以下隱喻表達:
1.失敗是成功之母。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2.前途光明to have rosy prospects
3.擁有一線希望to have a ray of hope
4.處于上升期to climb the ladder
5.處于好位置to be in a good position
6.事業線cleavage
7.蒸蒸日上in the ascendant
8.每況愈下from bad to Worse
9.暗淡無光dim and dark
從這些具體的隱喻例子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中西文化中一些共同的隱喻概念:
A.方位的概念。從中英文的對照來看,中西方在表示對事業的隱喻時,都常用到方位來表示事業的進展。而且兩種文化中向上的方位(up)都表示事業朝著好的方向進展,而向下的方位(down)表示事情在變得糟糕,如例4、5、7、8。
B.女性的概念。每當涉及女性比如母親的隱喻,多是和女性的一些特質相聯系的,比如孕育、溫柔、療傷等,所以在形容事業時用到一些表示女性的隱喻,多是指對事業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如例1、6。
C.關于色彩的概念。玫瑰色(rosy)這種顏色在中英文的文化意象中,都是一個美的象征詞,給人以浪漫、充滿生機的印象,當這種顏色用于形容事業時,會讓人產生事業有起色、生機勃勃的聯想。而深色,特別是灰色給人的印象則是死氣沉沉,所以dim and dark會令人覺得事業堪憂。
學生通過老師的指導,對涉及到某個話題的各種隱喻進行分類歸納以后,在遇到類似的話題或題目,就可以選擇最合適的隱喻概念來進行修飾。中西方文化的相似或相異也可以充分地體現在概念隱喻中,學生就可以更好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減少文章中存在的中式英語的痕跡,寫出更加地道的英語作文。
三、隱喻能力的培養
當代語言學家不再將語言作為一種修辭方法,而是上升到一種思維模式。因此,在二語教學的過程中,對隱喻能力的培養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隱喻能力是指理解隱喻和創造隱喻的能力。endprint
在寫作教學中,為了達到最終的目的:培養學生學會使用隱喻,首先要引導學生去欣賞和理解隱喻在問題中的應用。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賞析的對象可以是多元化的,比如學生特別感興趣的電影、喜歡的文學作品或詩歌都是很好例子。筆者在二年級寫作課堂中,曾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作為隱喻賞析的一個典型例子在課堂上討論。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面有兩個故事作為主線:第一個故事是美好的愿望,第二個故事才是真實的。廚子是鬣狗,斑馬是佛教徒,猩猩是母親,老虎是派的黑暗欲望部分,而少年派是派的善良光明部分。廚子干掉了佛教徒,被母親打,并且最后干掉了母親,以至于誘發派的內心黑暗邪惡出現。老虎出現,咬死了鬣狗,象征著派干掉了廚子。船上所有動物尸體不見了,被老虎吃了,這里隱喻派吃光了尸體。這部電影整個都是以隱喻的形式來揭示人性中可怕的一面。其中老虎的隱喻令人印象深刻。從人性的角度解讀“老虎”,這是一種極其兇狠的動物,它能吞噬其他一切陸地上的動物。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船上的尸體明顯是被老虎吃掉了。此處的老虎比人們記憶中那個“虎毒不食子”的老虎形象還要狠毒,塑造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意象。從宗教的角度解讀“老虎”,可見老虎是人類的原罪,那么派最終沒有殺死老虎,而選擇了放逐老虎,與之和平共處,可見上帝對原罪的饒恕,才能換來平靜安寧的內心。對老虎意象的多種隱喻解釋,恰好體現了隱喻的魅力所在。經過人們的不同詮釋和創新。常規的隱喻也可以獲得新生。
通過對電影的觀看,對各個角色的隱喻意義進行分析,學生體會到了隱喻使用的效果,提高了隱喻的理解能力。接下來,教師通過布置有特定目的的寫作訓練,指導學生在寫作中從詞匯、語法和語篇的層面應用隱喻。例如,結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給學生一個詞匯“少年”,讓學生在各種名著或詩歌中收集“少年”的隱喻含義,選定全文的隱喻基調。第二步,選定與“少年”本質相同的類比。如果選定少年的特點為“不斷成長的”,可以將少年與植物相提并論。第三步,列出少年和植物兩個主體與成長有關的一些詞匯。例如flower是指植物的花朵,用于少年身上即指其風華正茂;trunk是指植物的樹干,而放在少年身上則是指其軀干。第四步,將類比的詞匯組織成為通順的語篇。第五步,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的方式討論互評習作。第六步,教師評閱并點評習作中的隱喻用法。第七步,學生討論并修改反饋。課堂練習證明:通過有意識的隱喻寫作訓練,學生的隱喻思維能力提高了,更能有效地通過外語傳遞意象,與人交流。
四、小結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語言學界開始重視隱喻的研究,提倡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隱喻能力和隱喻思維。林書武指出“隱喻研究與語言教學是面向語言教學的研究。國外有的學者在研究隱喻工程,具體來說是構建(例如英語)隱喻與類比集(或庫),英語教師可以用來解釋隱喻過程與抽象思維。此外,隱喻與識字的關系,隱喻與詞匯教學,隱喻與青少年的語言學習,隱喻學習與外語教學等等都是研究的主題”。在英語專業二年級的寫作課程中強調隱喻能力的培養,對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學生的基本功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然而從教學的效果來看,這種嘗試的結果是令人欣喜的。隱喻理論給大學英語寫作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能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激發他們對寫作的興趣,并嘗試從隱喻理論的視角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減少不同文化之間的代溝。因此,將隱喻理論應用在大學專業英語寫作教學中值得一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