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琴
摘 要:在教育教學不斷改革的今天,初中數學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改變著,力求將學習的效率提高到最大,為學生在將來的學習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采用分層導學法,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學生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就分層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互動性;分層導學法;初中數學;教學運用
所謂的分層導學法就是任課教師使用一定的方法,將課堂上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導入,根據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分層次地進行教學,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掌握課堂所學習的知識,從而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借此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一、分層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為了優化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質量,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法,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信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能增強學生對知識探索發現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分層導學法的出現打破了我國傳統的教學方式,加強了對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僅僅依靠老師傳授知識學出來的只能是書呆子,但是經過分層導學法,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夠在老師教學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發揮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對初中數學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分層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目標的分層性
每堂課都會有自身的教學目標,在上課之前老師會根據這些教學目標將為學生做出引導,讓學生在上課之前能夠對重要的知識點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并且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根據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對教學目標設定不同的層次。例如,在學習幾何圖形的平移時,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老師可以出一些簡單的習題例,如,直角三角形向右平移5公分,圖形是否發生了變化;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老師可以適當地提升一些難度,比如,平行四邊形ABCD向右平移4公分并以點A為中心逆時針旋轉90°,圖形是否發生改變。
2.問題的分層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問題討論小組也是分層導學法在教學中的一種表現形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課堂教學的目標教給學生之后,可以針對本章節的內容提出一些不同層次、不同難度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后進行討論,這樣的話不但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學生之間的交流。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應用分層導學法,不但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還增強了學生主動學習與合作交流的能力,為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彭岐章.淺談分層導學法在初中數學問題教學活動中的運用[J].教師,2011(21).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