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龐榮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0)
淺談高職教學評價機制建設
周龐榮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412000)
摘要:高職教學評價機制建設是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頗有意義。作者通過認真分析,從建立健全內部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構建“學校、社會、專業機構”三方評價機制、建立健全質量年度報告制度三個方面詳細闡述如何建設教學評價機制。
關鍵詞:高職學院;教學評價機制;校企合作
有效的高職教學評價機制是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但目前高職學院在評價機制的建設上,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學質量監控主體單一,只有校內監控主體,沒有校外監控主體;沒有建立與企業的反饋通道,專業建設閉門造車;課程考核方式單一,仍采用傳統的筆試方式。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少有兩點不容忽視:一是高職學院對評價機制建設重視不夠,二是高職學院對評價機制建設研究不夠。由于高職教學評價機制建設在人才培養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高職學院務必要重視教學評價機制建設。成立教學評價組織機構,制訂有效的評價制度,有利于進一步促進高職教育質量的發展。
一、教學評價機制建設的意義
(一)教學評價機制建設是促進高職教學質量的保障。
教學質量既與師資有關,也與評價學生手段有關。師資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師資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教學能力并不是天生就具備的,而是在學校的激勵措施、考核措施制約下并加上教師自身的努力逐漸形成的。學校的激勵措施、考核措施就是教學評價機制的一部分。高職學生在企業工作中,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更需要一定實踐動手能力。采用傳統單一的筆試考核方式是難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也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高職學生理論基礎知識較薄弱但愛動手的特點,因材施教,采用實操考核,項目考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力和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教學評價機制建設是促進校企深度合作的紐帶。
高職學院要建立好與企業良好的合作關系,不能“等、靠、要”,而是要主動出擊,主動聯系企業。與企業共同建立教學評價機制就是加強與企業聯系的好方式。建立由企業專家、技術骨干、教育專家等等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聘用企業專家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共建教學資源,承擔教學任務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行動,有助于學院教師與企業職工的溝通交流,有助于學院教師與企業職工的互相了解,從而促進校企深度合作。
二、教育教學評價機制建設內容
(一)建立健全內部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
通過建立校企合作的全程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將校內評價與企業評價相結合,對教學、考核、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等環節進行監控,有效地控制影響教學質量的各個關鍵點,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制定《專業建設委員會章程》,保證專業建設委員會責權的正常行使;制訂工學結合教育的評價指標,依據新型教學管理制度,建立質量保證、質量監督、質量評估三位一體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改進教學質量網絡評價反饋系統,完善教學檢查制度和教學督導制度,加強對教學計劃的執行和教學基本環節的督查與監控 。
(二)構建“學校、社會、專業機構”三方評價機制。
構建“學校、社會、專業機構”三方評價機制,形成多元主體、內外結合的評價與反饋系統。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體措施為:
建立學院內部評價系統。形成以學院督導處為主、教務處、學生處、各教學院(系)、學生信息員、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的教學信息反饋機制和評價體系;
建立社會評價系統。由用人單位、行業協會等社會機構組成評價體系,對學校的教學質量進行監督和信息反饋;
委托專業評估機構。委托專業性的第三方機構,通過對基礎數據的采集分析,向學院提供評估報告。
發揮校企“雙主體”作用,改革考核評價方法和手段,實施過程性和終結性考核并重,采用筆試、工作任務考核、項目考核、現場操作等“多方式”考核方法,對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采用現場操作考核,構建“雙主體、多方式”人才質量考核標準,實現對學生的全方位考核。
(三)建立健全質量年度報告制度。
認真完成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的填報工作,自覺接受主管部門的領導、指導和監督;建立學院與行業企業合作的教學狀況信息反饋系統,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堅持每年開展專業和課程相關市場調研與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活動;建立人才需求市場信息網絡平臺。
參考文獻:
[1]趙居禮.鐵路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1(30)
[2]王娟.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機制研究[N].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06).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12-01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