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典強
(江西省奉新縣第二中學,江西 奉新 330700)
談談新時期農村中學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
盧典強
(江西省奉新縣第二中學,江西 奉新330700)
摘要:農村中學是我國教育事業不可忽視的一塊重要教育基地,農村中學教師的師德師風水平直接關系著農村教育事業的興衰成敗。故此,筆者從為人師表、言傳身教、敬業精神、服務心態、知識水平五個方面來與廣大農村教師共同探討我市農村中學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問題。
關鍵詞:農村中學;師德師風;為人師表;言傳身教;敬業精神;服務心態;知識水平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著學校德育工作狀況和億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民族未來。宜春市地處贛西,大多數農村中學的教育水平相對于發達地區來說還是落后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在市場經濟條件和大開放環境下,隨著撤點并校規模辦學的開展,我市學校教育和師德建設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對我市農村中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要結合我市農村中學的教學實際,進一步加強我市農村中學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師德水平和整體素質。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同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
一、為人師表
教師的工作既神圣又艱苦,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甚至付出全部心血,這種付出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國家的興衰,取決于教育;教育的興衰,取決于教師。教師是立校之本,師德師風則是教育之魂。德高為師,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將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會影響學生一輩子。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真正為人師表。教師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能做;要求學生不遲到,教師就應預備鈴一響,就出現在教室門口等待,這些看似區區小事,實則細微之處見精神做表率。為人師表對學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它所爆發的內驅力不可估量。因此,為人師表是當好人民教師的最基本要求。
二、言傳身教
學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一所學校的校風校貌與教師的行為表現息息相關,一個教師的師德好壞對教風學風的影響極大。應當承認,目前我市農村中學敬業樂教、無私奉獻的教師是絕大多數,他們在工作繁重,生活清貧的情況下以自身高尚的師德與良好的師表影響和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備的學生,的確令人可敬可賀。然而,由于存在各種主客觀原因,也出現了極少數教師在改革開放的特定環境中喪失了師德和人格,在學生中、社會上產生了極不光彩的影響。如有的工作消極,紀律渙散;有的弄虛作假,沽名釣譽;有的賭博成性,作風卑劣;有的吃喝玩樂,貪圖享受;有的計得患失,事必講報酬。凡此種種,都玷污了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有悖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敬業精神
具有敬業精神的教師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愛崗敬業,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一絲不茍,即使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克服。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以學生滿意不滿意,學生快樂不快樂,啟發沒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否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衡量標準。盡管農村中學教育經費拮據,敬業者仍能以積極的心態、飽滿的熱情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當前全面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的大環境下,廣大農村教師仍將以更加飽滿的精神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
四、服務心態
長期以來,廣大教師教書育人、敬業奉獻,贏得了全社會的尊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燃燒的蠟燭”等稱號,是社會對教師職業的高度評價,同時也是社會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教師要以“為顧客服務”的精神融入“為學生服務”中去。要具備這種心態,就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高高在上,對學生指東劃西,把他們當作指揮的對象來使喚。更不應該把他們當作“山里娃”、“田里娃”看待。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對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不以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而要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尊重的關系,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努力發現和開發他們的潛在優秀品質,堅決做到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平等對待后進生,后進生同樣也是“財富”的源泉。教師甚至要給予后進生最優惠的服務,設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上進心,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把他們培養成為合格又具特色的“產品”。此外,教師的課外輔導、上門家訪,以及與學生的促膝談心等,都可以看作是這種服務心態的具體表現。只有當我們的教師具備了這種心態,才會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竟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使“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更加煥發光彩。
五、知識水平
學高為師,要培養高水平的學生,就要求教師學識淵博、學業精深。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師德規范。教師個性鮮明的教育教學風格,把握教育問題的高超藝術,和諧、感人的師生關系,無不閃現著現代教育思想的智慧之光。技高為師,一是要掌握科學的施教知識,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把教育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使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高度完整地統一起來。二是能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恰當有效地選擇教學方式方法,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使教學知識傳授與創新思維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三是要有創新精神,積極開展教育和科學研究,探索新的科學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視野,在執教中提煉師藝、升華師技。正所謂“教師要給學生一瓢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就會用最好的方法給予學生這瓢水”。我們農村中學的教師要充分利用農村這塊廣大天地,有效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傾注全部精力,努力搞好農村義務教育。
總而言之,通過對農村中學教師進行師德師風的教育培訓,使我們能夠認識到加強師德修養對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推動作用,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會不斷提高對教師道德的再認識,規范自己的行為,隨著時代的前進,不斷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為人師表。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師風,共同撐起我市農村中學教育的藍天!
參考文獻:
[1]《21世紀的中國教育》,李琪浩著,中國方正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12-02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