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岑
摘 要:數學作為初中階段教學的重要學科,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綜合運用能力,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大多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以及解題的技巧和思路,然而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需要以學生自主發展為教學目的,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相比傳統教學模式,研究性學習模式更加適合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就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構建策略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模式
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大多直接將數學知識和解題方法教授給學生,并不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數學素養的提升,將研究性學習模式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夠滿足新課程提出的要求,以學生自主發展為目的,注重學生學習的方式和過程,也能通過研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一、研究性學習模式的特點
研究性學習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運用正確、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并且能夠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以下是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幾個特點。
1.自主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研究性學習模式能夠使課堂教學變得更有趣味性,學生的學習過程更有自主性。這個特點能夠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實踐探索及發現知識的過程,及時幫助和引導學生用自主意識發現、分析并解決問題,經歷一個完整的自我嘗試和驗證的實踐過程。
2.實踐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研究性學習模式要求教師從不同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達到學生增強自身應用數學知識的潛在意識,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并且能夠通過觀察比較、測量分析、綜合歸納,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的方式,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體驗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創新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研究性學習模式能夠幫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互動,獲得合作意識及團隊精神。在集體探究活動中,教師要在傳統教學模式上進行改革,為學生營造一個大膽、創新的教學環境,讓學生不受教材內容的限制,更多地吸收教材之外的數學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二、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構建策略
1.思維模式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作為開展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基礎。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時,研究性學習模式才能更好地開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許多數學知識都需要用到推理論證的過程,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教會學生如何運用邏輯思維能力來渡過這個過程。同時,開展研究性學習模式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從自我探究、自我發現、自我解決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和技巧,對數學問題或定理進行思維論證,讓學生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
2.討論模式
討論模式現今已經逐漸被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討論已然成為數學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為了更好地將研究性學習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對討論模式進行適當更新。討論的過程是對一個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能夠無意間將學生轉變成教學主體,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討論學習中,這種對問題的討論探究過程,正是研究性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最好的構建途徑。
3.合作模式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將研究性學習模式應用到初中數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合作小組,并結合教材內容為合作小組布置學習任務,其次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密切關注每個小組的合作情況,及時幫助和引導學生,最后再由教師對小組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中構建研究性學習模式,首先需要掌握研究性學習模式的特點,其次要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體現研究性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中的作用,最后需要將研究性學習模式從多個角度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才能達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虞旭強.新課改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04):62.
[2]陳雅兵.如何構建初中數學自主探究性學習模式[J].考試周刊,2011(39):84-8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