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摘 要:針對“學講方式”的實施,班主任工作應率先進行,為各學科實施教學做好準備。
關鍵詞:“學講方式”;理論依據;小組合作
2013年底,徐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學進去講出來教學方式”(簡稱“學講方式”)。我認為“學講方式”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班主任工作應重點圍繞“學講方式”展開,這樣才能為其他各科的學習打下基礎,為此,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講解“學講方式”的內涵
只有讓學生明白“學講方式”是什么,市教育局為什么要實施“學講方式”,學生才能明白自己應該怎樣做。
“學講方式”主要是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全程自主學習,落實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以自主學、合作學、質疑學、“講出來”、“教別人”的學習方式,邊學邊講,調動學生主動、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問題探討的深度,著力培訓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
二、給學生講解理論依據
讓學生了解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有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1.講授羅杰斯“學生中心”教育思想。我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在老師進行“學講方式”教學時,既要發揮自己的作為學習的主體的主動性“學進去”,又要發揮自己的作為學習的主體的主動性大膽的“講出來”。
2.講授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需要只有被人所意識并且試圖采取措施來滿足時,才有可能轉變為動機。學習和求知是人類的基本需要,它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
3.講授建構主義理論。學生自己要明白學習需要一個自己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這種建構是無法由他人來代替的。學生也需要明白“學講方式”的實施正是強調落實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以自主學習貫穿學習整個過程。
4.講授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理論。學生的全部心理過程是在交往過程中發展的,而表現為合作的教學正是最具有計劃性與系統性的交往形式。“學講方式”強調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的心智、情感在和同伴交往合作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發展。
5.講授有意義的學習理論。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新舊知識不斷分化、重新組織,才能轉化為自己的認知結構,學生的有意義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意義,是學生自身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
6.講授知識分類理論。廣義的知識可概括為三大類: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策略性知識。我告訴學生,在課堂上要大膽地講出來,“學講方式”強調把“講出來”“教別人”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和環節,使程序性、策略性知識的學習掌握成為一種課堂學習的自覺。
7.講授“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我在做班主任工作時就告訴學生,小組成員之間在“學講方式”的教學課堂上,要幫助同伴把“做、講、練、教”為主要內容的“講出來”“教別人”,學生自己也要在教別人的過程中不斷反芻內化自己所學的知識,真正達成學生自己的“教學相長”。
8.講授關于遺忘規律的理論。我在做班主任工作時就告訴學生,“學講方式”強調課堂教學中及時地自主復習,小組合作中的互講強化。學生切不可感覺到重復或已經學會了、記住了就降低了學習的熱情,同遺忘作斗爭是一個不斷加強記憶的過程,要記得準確、記得清晰。
9.講授學習金字塔理論。我在做班主任工作時就告訴學生,在“學講方式”的課堂上,學生要大膽的準確、生動地“講出來”,學生要敢于把經過自己獨立思考,進行加工、重組過的知識大膽地講出來。
10.講授學習興趣激發的理論。興趣是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我在做班主任工作時就告訴學生,在“學講方式”的課堂上,學生自己要積極參與學習過程的競爭與合作,注重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調動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形成積極深刻的思維狀態。
三、小組合作學習分組實踐
本學期開始,根據學校的指導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為了促使學生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因此對全班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成為“學講方式”實施的關鍵。組與組間盡量保持相對平衡的水平,以有利于小組內“合作學習”和小組間的公平競爭。
然后根據學校指導進行小組建設:
1.每組為自己組起一個組名、組號、組訓(選擇名言、警句),設計和組名有關的組徽,并有一定的代表意義。
2.小組成員分工:組內成員是一個整體,小組是一個團隊,強調集體行動,不搞個人主義,組內對于各種任務要有明確分工,并且要明確落實到人。
組長:在以身作則的基礎上,對組員的學習、行為、思想等進行監督、督促和指導。包括隨時與班主任及各任課教師聯系,在同學和老師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起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作用。
副組長:協助組長處理組內一切事務,均衡組內成員到黑板板書的機會。
監督員:負責本小組的課堂紀律維護。
記錄員:負責記錄本組的得分情況。
組長、副組長、監督員、記錄員輪流擔任,一周一換。
通過以上班級“學講方式”的構建,為各科的學習做好了框架和基礎,以此來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以便更好地發揮和發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