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軍
摘要: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不同的學生由于身體素質與學習能力不同,在實踐學習過程中無法達到統一學習。同時,在傳統的班級教學模式下,學生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基于這一實際情況,教師應合理地采用分層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針對性的教學組織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體育能力,促使學生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初中體育 差異性 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是當今教育改革不斷弘揚的一種教學方法,具體概念是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智力發展的優勢,采用分層次管理,促進學生的優勢共享,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新課程改革下的創新教學模式,也是逐漸在教育教學中發揮作用的教學方法,初中體育分層教學正是在教育改革的環境下應運而生,其教育效果和教育價值,得到廣大師生的廣泛認可。
1、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與現狀分析
我國現代的分層教學起始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是在上海開始實施的,是在中學開始的,整個實驗歷程歷經四年多,最后誕生了分層遞進教學策略,構建了對學習困難生的教育策略,并逐漸拓展到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真正挖掘了分層教學的價值真諦,在大家的見證下,提升了教育質量,并在1996年,在上海市教科所和虹口區教師進修學院進行了相關成果的論證與推廣,并逐步向全國輻射,分層教育策略的運用,改善了學習困難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有利于健全人格的發展與形成,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
2、分層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教育價值
分層教學經歷了漫長的改革,演變,至今,基本趨于成熟發展階段,我國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黎世法教授提出了“異步教學論”也是分層教學的典型代表。經過大量實驗證明,體育分層教學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實際水平,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在各種教學條件支持下,獲得教學質量的最大化。但是,中國的國情決定了中國班額過大,局限了分層教學的實施可能性,部分教師對分層教學信息不足,還有人認為分層教學缺乏公正性,分層教學在改革的路上充滿阻力,但是,體育分層教學,在大量的成功數據面前,驗證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價值,為此,在教師創新改革趨勢的感召下,依然推動著體育分層教學的研究之路,并將持續的進行下去。
3、初中體育分層教學實施策略
3.1明確分層教學的目標
在初中體育課程教育教學的標準規范當中,我們的教學目標主要圍繞學生的身心健康、運動參與和運動技能三方面展開。明確分層教學的目標是我們進行教學活動的前提,也是體育教師實施分層教學法的基礎。在分層教學法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教學情況將教學目標分為“技能提高”“技能掌握”和“技能體驗”三個不同的目標等級,以足球教學這項球類運動為例,有的男生足球基礎很好并且十分熱愛足球,并且基礎不錯,他們的教學目標就應當是技能提高這個層次,幫助他們進一步鞏固運球、顛球、傳球等技能。而相對來說,對足球不感興趣的女生來說她們的教學目標就是體驗足球這項運動,獲得更多的運動項目體驗,鍛煉身體素質。
3.2根據學生能力進行分層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針對學生性別、身體素質、學習能力進行分層,是開展分層教學的重要前提條件。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新學期一開始,通過能力測評與問卷調查兩種方式對學生的體育興趣、體育基礎與能力等內容進行了解,通過總結與分析獲取相應的分層教學依據,為后續的分層教學開展打下良好理論依據基礎。在進行實踐分層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所統計結果,將學生分為三到四個層級,針對不同能力學生劃分為相應的層次。例如,在進行三個層次劃分時,教師可以將體育綜合素質較弱且學習興趣不高的學習劃分為C層;對于學生興趣較好,但是學習能力與體育運動潛力有待發掘的學生劃分為B層;對于運動興趣高漲,體育基礎良好,學習組織能力強的學生劃分為A層。在四個層次劃分時,教師還可以將某些具有專業特長的學生劃分到T層內,并通過針對性的體育訓練,使學生體育特長得到強化。在實踐劃分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1:3:l的比例,對ABC_個層級學生數量進行分配,使班級學生的分層教學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從而更好促進分層教學的開展。
3.3對教學過程進行分層
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分層教學,教師要基于已經制訂的分層標準與教學計劃進行科學的教學與訓練。針對C層次來說,教師要將教學的重點放在興趣的培養以及基本體育技能的提升上,要耐心和細心,幫助C層次學生獲得體育基礎與學習興趣的提高;針對B層次學生來說,教師要加強體育教學內容的引導,指導學生在反復訓練中掌握體育動作的要領,獲得體育技能的提高;針對A層次學生來說,教學活動的重點要放在個性化的訓練內容中,通過對動作要領與訓練方式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講解后,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或自主探究模式等方法進行體育訓練。除此之外,教師要鼓勵AB層次學生對C層次學生進行經驗交流與輔導示范等幫助,讓其在完善學習任務,提升體育技能同時,幫助C層次學生獲得提升。
3.4對教學評價進行分層
分層教學時,教師要給予不同層次學生鼓勵和贊賞,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從而讓每一名學生通過合理選擇小組學練,獲得進步。如,《籃球——運球接力比賽》教學時,A組技術優秀、動作規范;B組技術中等,基本可以完成動作;C組技術粗糙、動作不協調,通過自主學練、達標晉級的形式進行分層教學體驗。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對于動作優美、積極主動練習的學生給予掌聲,評價說“你做得真好,像專業運動員,老師佩服你”;巡視到動作不規范的學生身邊,及時糾錯,評價說“這樣做會更好、更棒、動作更瀟灑”;對于刻苦學練基本動作的學困生,可以拍拍他們的肩膀說:“你練習效果很好,有很大進步,越來越棒了,加油!”教師簡單的語言和手勢,體現了對優秀生的表揚和后進生的鼓勵,讓每一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感、快樂感。
小結
當前分層教學法在我國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文提出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分層教學法,全面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陳雪艷.淺析分層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育中的應用[J].讀與寫,2013,(1)
[2]潘濤.淺析分層教學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