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摘要]本文在批判地繼承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思想的基礎上,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點,并把實踐觀點引入到社會歷史領域之中,對當今我國社會發展具有現實指導意義。馬克思在批判和繼承中不斷創新,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為建立完備的徹底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從認識論角度出發,馬克思首次提出來了正確地了解實踐及其意義,這是區分新舊唯物主義的本質內容,具有重要的立法論意義。
[關鍵詞]舊唯物主義;實踐;認識論
[中圖分類號]A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21-0060-02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是馬克思在研究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中發現的問題和產生的思考,1845年馬克思完成了《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1888年恩格斯在出版《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時,把《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作為附錄,第一次公諸于世。《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一書共十一條,內容言簡意賅,結構嚴密。中國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不僅擁有穩定的政治局面,實現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而且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國家綜合國力得到極大的提升。歷史再一次的證明了,中國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治黨治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歷史的比較和人民的選擇中,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緊密地聯系起來,構成了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描繪了人民美好的生活,展現了祖國發展的輝煌未來,展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景,無論哪個社會階層,哪個群體的人們都應該認同,并為之努力奮斗。
一、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產生的歷史條件
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不是憑空杜撰出來的,它的產生具有其特定的具體的歷史條件的。
(一)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適應當時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需要而產生。19世紀初,歐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經占據統治地位,西歐各國已經普遍建立了機器大工業,西歐各國機器大工業造成了無產階級的隊伍不斷壯大,同時也使資本主義制度所固有的根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伴隨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而給工人帶來的巨大災難,造成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更加尖銳。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初,無產階級連續不斷地起義和罷工,表明了無產階級已經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這些起義和罷工雖然失敗了,但從中總結出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其中經驗之一就是無產階級的起義或罷工,與資產階級進行斗爭,需要有正確的革命理論。而當時的社會主義理論有空想的,反動的,還有資產階級的理論,封建社會主義理論,這些理論經過實踐證明不能指導無產階級斗爭需要,只有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才為無產階級斗爭提供了一個科學的世界觀的指導。
(二)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是馬克思參與工人運動實踐的產物,馬克思當時親自參加了無產階級斗爭,關在實踐中逐步轉變了自己立場,自覺地站到了無產階級一邊,并且認識到:只有無產階級才是唯一能擔負歷史使命的現代最先進的階級,而當時費爾巴哈遠離了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實踐,沒能在社會歷史領域中徹底地貫徹唯物主義。
(三)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活動的結晶。任何一種理論都是一定特定社會歷史時代發展的產物,由一定世界觀進行指導,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末,黑格爾哲學雖然實質上是唯心主義的,是與封建貴族相妥協的德國資產階級的世界觀,但它的唯心主義哲學中充滿著辯證法。當時費爾巴哈對黑格爾唯心主義進行了批判,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費爾巴哈批判和反對黑格爾時,就如倒洗澡水時把嬰兒連同贓水一起倒掉一樣了,把黑格爾辯證法思想與唯心主義一起拋棄掉了。雖然費爾巴哈在自然觀上堅持唯物主義,但在社會歷史觀上卻堅持唯心主義,這仍然屬于資產階級世界觀的范疇。
當時馬克思能親自參加無產階級斗爭和運動,對德國古典哲學進行分析地批判,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哲學辯證法這一合理內核,批判地繼承了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在實踐中創立了辯證法和唯物論,自然觀和社會歷史觀高度統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這是完整的科學世界觀。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正是馬克思哲學創立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理論成果。
二、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主要內容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第一次從根本上分析批判了費爾巴哈和一切唯物主義的局限性、不徹底性,著重提出來了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并以實踐為基礎,概括了認識論等一系列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思想。特別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重要思想。
(一)馬克思剖析了舊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
舊唯物主義只是把客觀世界當作被反映的客體來理解,把人作為直接或感覺到的自然物來看待,把人的主觀能動性片面地夸大了,把人的現實的實踐活動變成了人的精神活動。費爾巴哈把理論的活動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動,把實踐理解為吃喝交往,把人的感性活動排除在實踐領域之外。馬克思揭露了舊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指出應把客觀世界看作人改造的對象,把作為能動的實踐主體來對待。馬克思主義認為主體和客體之間是實踐關系,認識關系,實踐關系是認識關系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實踐也就沒有認識。
(二)在認識理論中引入了實踐觀點
唯物主義否認客觀真理,總在意識本身中尋找真理標準,懷疑論以及不可知論則否認真理標準的存在。費爾巴哈把感性直觀作為標準,認為直觀是決定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提出,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人類只有在實踐中才能證明人的認識是否與事實相符合。馬克思唯物辯證地解決了真理的標準問題,不僅與唯心主義相對立,與舊唯物主義也劃清了界限。
(三)馬克思首次在社會歷史理論中引入了實踐觀點
馬克思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條件。馬克思認為,生產活動是人類的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人類社會的政治、法律、道德、藝術、哲學、宗教等社會意識形式以及各種社會理論,都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是被社會實踐所決定并為社會實踐服務的東西。費爾巴哈在內的舊唯物主義由天離開了社會實踐去觀察社會生活,因而陷入了唯心主義歷史觀之中。
三、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方法論的意義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誕生的重要標志,它所表述的許多觀點,尤其是實踐觀點更是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實踐觀貫穿于《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始終,實踐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的堅實基礎。1844年2月,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一書中說過,“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這里的“徹底”,就是指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二)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一書中,馬克思第一次明確宣布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認識的目的和檢驗認識真理的標準。今天,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就不能離開社會主義的實踐。我們應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正確地認識和妥善地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支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實踐證明: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我國社會發展、政治體制改革、經濟建設、反腐敗等過程中,真正堅持并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和國家才取得了改革開放的大好的成果,取得了反腐敗的絕對勝利。
(三)《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所揭示的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必須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具體實際相結合,才能真正解決人民民生問題,解決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問題,解決全民醫療保障問題,解決到本世紀中葉國家經濟達到發達國家經濟水平的問題。
總之,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不了解實踐活動的意義,不能真正地解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問題。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觀點,才能引導人民正確地認識實踐,積極地用實踐觀點改變世界,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全國各民族進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責任編輯:封麗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