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和
摘要:一所學校的發展,首先是辦學思想的引領,也就是校長的辦學理想的實現過程的體現。校長的辦學理念是否符合學校的發展,學校的發展規劃的制定是否充分發揮了學校的校本資源的優勢,學校發展目標的制定是否準確且有可持續性。因此,結合我們學校的特色,我提出了“創建三香校園,打造三生課堂”這樣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
關鍵詞:精準目標 引領 學校發展
一、創建書香、花香、墨香的“三香”校園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1.書香。原國家教育總督學柳斌說過:“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生,是一個沒有發展的學生;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的應試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一個愛讀書的學生不一定是學習最好的,但無疑是最有發展前途的人。
(1)讀書對學生的智力因素要求不高,整個小學階段的識字總量為3500字,而小學低年級的總識字量就可達到1600字左右,完全可以滿足閱讀的最基本要求。所以在活動的起始階段,我們讓各年級的班主任老師在圖書室為學生選書,要求只有一個——從培養讀書興趣入手,選適合本班學生閱讀的圖書。
(2)學校為各班專門訂制書柜,做到書櫥專用,整潔衛生,圖書擺放整齊美觀。年級組之間實施圖書漂流,輪換更新,使流通量得到最大的保障,也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村學校閱覽室不足,圖書室利用率不高的問題。
(3)確保讀書時間,晨誦、午讀、暮省是新教育實驗倡導的一種回歸樸素的生活方式,是被實踐證實了的高效推進兒童閱讀的途徑。
(4)倡導教師隨班閱讀,由于我們的學生沒有閱讀的習慣,而且閱讀初期人們普遍都會感到枯燥,學生的閱讀興趣與方法都沒有形成,所以倡導班主任及課任教師能在讀書活動中下到班級的學生中去,蹲下來和學生一起閱讀。
(5)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每個學生準備一本讀書筆記,用于摘抄佳句佳段,編寫閱讀提綱、寫體會。
(6)學校建立了書香班級、書香家庭、讀書之星的評價制度。學校制作了“書香班級”流動牌,每個學期期中評選一次,看哪個班讀的書多,活動組織得多,教室布置得漂亮。讀書活動中的所有獎品,都是圖書。這就讓學生又多了一個獲取圖書的途徑。
2.花香。我校校園占地面積20400平方米,建筑面積6871平方米,已綠化面積約8160平方米。我們的目標創造一個鳥語花香、綠樹成蔭、環境幽雅的校園環境,可以陶冶師生員工的思想情操,激勵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學習熱情。力爭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學校新建綠化長廊,師生共同種植葡萄、葫蘆,成為師生工作、學習、休憩的理想場所。讓大腦更聰慧,行為更文明,也讓花香飄滿校園。
3.墨香。在墨香實施工作中,學校以中華傳統文化——書法及敦化特有的藝術形式——刀畫為重點項目。以“讓每一個學生獲得自信,讓每一位教師得到發展”為理念,以全體學生為主體,以全體教師為主導,分階段實施。書法及刀畫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讓丹青翰墨香溢滿校園。
二、打造歌聲、笑聲、朗朗讀書聲的“三聲”課堂構建良好的育人氛圍
一所沒有歡快的歌聲和開心的笑聲的學校,不能稱其為真正意義上的學校。真正的校園應該是書聲朗朗、歌聲朗朗、笑聲朗朗。書聲朗朗指的是學生要有誦讀,尤其是清晨,校園里應該充滿著學生大聲讀書的聲音;歌聲朗朗指的是學生要有歌唱,學生每天都要與歌聲相伴,尤其是班級的齊唱、合唱;而笑聲朗朗是指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夠自由自在地游戲、玩耍,從內心發出孩子們童年的笑聲。
1.歌聲、笑聲:每天在多個時段讓校園飄蕩歌聲。
2.如在每天的學生用餐時段、食堂會播放一些輕音樂和節奏舒緩的歌曲,讓學生放松心情、享受用餐;上下午大課間,學校會通過教室廣播播放一些節奏稍舒緩,讓學生調節身心又不失催人奮進的歌曲;每天的下午第一課前更是讓學生齊唱一些他們自己選擇的充滿激情、激發斗志的歌曲,以振奮精神,消除午休后的慵懶,很快投入學習。
學校組織小合唱團,只要對歌唱有興趣,音準較好的學生,都可以參加合唱團,每周一次活動時間,豐富了學生課外生活,培養了學生的演唱水平、合作能力,讓學生體驗創造的快樂,激發學生學習合唱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氛圍。更重要的是他讓一些在學習上不占優勢的學生,在音樂上找回了自信。
3.讀書聲:結合書香校園開展的系列活動,讓朗朗讀書聲成為校園里最美的風景
(1)通過每學期一次,每次一個月時間的讀書節活動,集中地、大規模地開展讀書活動,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培養學生認真的讀書習慣,并通過讀書匯報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讀書成果的機會,讀書筆記展評、讀書手抄報展評、讀書之星評選、低年級的故事比賽、中高年級的讀書演講賽等等,形式豐富,師生參與率達100%,每名學生都能在活動中展示了自己,找到自信,發展了能力。
(2)學校成立了紅領巾廣播站,由各班一群喜歡播音、主持的學生組建而成,從欄目的設置,稿件的收集、整理,配樂的選取到播出主持工作,全由學生自主完成,學生寫作能力、語言組織能力、普通話水平、交際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學校創辦校報,宣傳學校辦學特色及辦學理念,匯集師生教育教學成果,展現師生風采,給學生搭建一個學習、表現自我的平臺,弘揚校園文化精神,打造學校品牌的目的。這是一種暗示性的、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對校園文化建設產生深刻影響。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