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翔
【摘要】作文教學一直是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最薄弱的環節,大多數教師關注學生的作文內容是不是與四、六級考試相符,忽視學生能力的表達。小組合作學習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與作文教學的目標相一致。只有關注寫作的全過程,將小組合作學習貫穿在寫作前、寫作中、寫作后,才能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真正效果。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大學英語;英語寫作
一、引言
目前,許多高校的《大學英語》課時偏少,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不能單獨開展有,只能融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這種方式造成學生對大學英語寫作的不重視,甚至不愿意寫作。另外,傳統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只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學生自然就養成只關注結果,忽略作文寫作過程中的表達、交際和創造,忽略學生寫作方法的訓練,這種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不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忽略了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整體交際能力的訓練。傳統《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不具有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只是由教師布置寫作任務,學生單純完成,最終由教師來批改,不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大學英語寫作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小組合作學習起源于美國,由教育家約翰遜兄弟提出,被許多教師尊為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這種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將班上的學習按照一定的劃分組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掌握教學內容。小組合作學習主要以教學內容為導向,學生分小組獨立完成教師所設置或布置的任務、問題,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活動,講究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有效結合,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新概念。小組合作學習的各成員,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通過小組成員的分工協作、互相合作,最終達到學習的目的。講究學習的合作性。這種教學方式有效的鍛煉學生的集體意識,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大學英語寫作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思維過程。寫作需要有社會素材,寫作的人要有一定的社會閱讀能力,是社會矛盾或社會體驗的總結過程。當前的大學英語寫作只是為了寫出作文而寫作文,只強調結果的結果,忽略了寫作內容的社會經歷,寫作文過程中的反思,學生只是學習寫作文的方法、格式,行文習慣等等。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得不到落實。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組織日常教學.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作文討論和交流,最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交際能力和協調能力。
三、小組合作學習在大學英語寫作
教學中的應用
小組合作學習以學生為個體組成不同的小組,通過小組內部和小組之間開展日常教學,小組合作學習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包括準備階段、寫作階段和評估階段,這三個階段都圍繞寫作任務,進行自主、積極、協作的寫作學習。
(一)準備階段
大學英語寫作之前,教師應該將班級同學按照成績好壞、男女性別等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大概5人左右,責成小組長負責協調事務。接著,英語教師布置作文題目,給予足夠的時間讓每個小組進行討論、討論作文題目、作文體裁、作文要求及其他事宜。在寫作準備階段,要盡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在關鍵時刻進行引導,甚至列出些參考書籍目錄,鼓勵學生多搜索相關資料。
(二)寫作階段
經過準備階段的詳細討論,小組可以讓某位同學代筆,將小組討論后的結果或構思內容用提綱的方式表達出來,并作適當的修改。這個階段教師應該多次強調雖然是由某位同學代筆,但并不是這個同學的觀點,應該考慮小組內每個成員的想法,一字、一詞、一句都是小組共同的成果。當學生小組完成初稿后,教師組織其他小組進行修改,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公布評分標準并進行具體的示范,讓學生明自修改應從哪些地方入手才能進行有意義且有成效的修改。各小組根據人家給出的建議對自己組的作文進行修改并重寫,最后將定稿交給教師。
(三)估階段
每個小組經過討論,或其他小組討論的最后定稿必須給全班同學展示,展示的過程中將小組合作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告知全班同學,教師根據每組的作文及匯報情況進行多面、立體化的評估。除作文本身的評分外,教師更應該關注小組合作過程中其他能力的培養做出評估,例如團隊協作能力、組內不同學生的參與性,學生個體之間的寫作能力和寫作特長,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相互學習能力等等。
小組合作學習主要以教學內容為導向,學生分小組獨立完成教師所設置或布置的任務、問題,講究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有效結合,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新概念。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到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準備階段、寫作階段和評估階段全過程的監督,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