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
摘 要: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要想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就必須要挖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認為教學應該“先教后學”,使學生淪為學習的“旁聽者”,課堂效率不甚理想,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大部分教師認識到,教學應該“先學后教”,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數學;先學后教;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組成的,“教”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而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一般會將“教”放在“學”的前面,認為“教”是主角,“學”是配角甚至是旁白。新課改背景下,教學目標不再是單一傳授數學知識,而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這就要求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積極主動地探究數學知識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換言之,教師要完善“先教后學”到“先學后教”的轉變,將數學課堂真正地交還給學生,打造高效課堂。
一、先學,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在日常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活動中,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要主動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探究的過程掌握新知識。“先學”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換言之教師必須要將目標、要求、方法等告知學生,使學生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探究,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學習《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時,可以給學生10分鐘的自學時間,使學生自主思考、動手實踐,探究判斷三角形是否全等的條件。活動開始后,有的學生將兩個三角形紙片剪下來進行比較;有的學生用量角器測量三角形角的度數;也有的學生測量三角形的邊長,學生想到的方法多種多樣,且在教師的鼓勵下都能夠親自動手去實踐驗證,最終得出“只給出一個或兩個條件時,都不能保證所畫三角形一定全等”,而判斷三角形是否全等,可以選用的辦法有四種:“邊邊邊”“邊角邊”“角邊角”以及“角角邊”。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使學生認識到“條條大路通羅馬”的道理,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得到鍛煉。讓學生“先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知識留在學生大腦中的印象更為深刻,同時還能促使學生完成知識內化,有助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更能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
二、后教,突出教師的服務職能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提供服務的,因此教師必須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營造“先學”的氛圍,課堂上,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通過各種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完成“學會”向“會學”的轉變。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和指導者,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以生為中心”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中,且又不能夠“桃代李僵”,占據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一線的初中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式方法,而不是單一地傳授學生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注重方法的指導,將教師的“教”放在學生的“學”后面,提高“教”的針對性,打造高效課堂。
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認真閱讀教材,使學生認識到一元二次方程與一元一次方程定有某種聯系。教師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同時還要營造良好的氛圍,促進生生交流,并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學生通過交流探究發現:無論一元二次方程還是一元一次方程,都只含有一個未知數,都是等式,而一元二次方程的最高次數為2,一元一次方程的最高次數為1。學生通過交流,能夠使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而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想法,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下課前,教師可以在上述思路的前提下,讓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進行概括總結,為運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做鋪墊。
三、先學后教,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要想提高初中數學的課堂效率,就必須要給予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客觀地認識自我,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先通過自主學習獲取新知,對于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疑慮通過引導或者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解答,使學生不得不進行思考和探究,有助于學生養成善于質疑、樂意探索的良好習慣;然后再通過教師的“后教”,即師生互動來共同促進課堂教學,必定能夠提高課堂的效率。
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可以放手由一般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著手,使學生認識到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學生“先學”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然后教師在“教”時,就是為了加深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使方程從一般到特殊,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實際做題經驗。另外,學生可以自學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了解解的條件,從一般到特殊進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深刻體驗解的范圍,一步一步提高,首先確定解的范圍,最后體驗解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辨學習能力。
“先學后教”體現出了新課改的精神,真正地將課堂交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只有讓學生“先學”,教師才能發現學生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和引導,提高教師“教”的服務性,定能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但是,目前還有部分教師不能將“先學后教”這一理念落實到實踐教學中,這需要我們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我們的課堂才能更高效。
參考文獻:
[1]李孝誠,綦春霞,姚淑華.初中數學教師視域下高效課堂的調查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3).
[2]屠錦紅,李如密.“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學理分析、價值透視及實踐反思[J].課程·教材·教法,2013(0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