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莉
[摘 要]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具體設計時,需要考慮多種因素,關聯教材、關聯情感、關聯表達,用濃濃的語文味覆蓋教學評價。這樣就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語文素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評價 多元設計 語文味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01-055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評價具有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和選拔等多種功能,其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教師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這是教學激勵措施的重要外化形式。為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凸顯語文教學的本色,教師不僅要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還要進行多元設計,賦予評價濃郁的語文味,為語文學習注入更多內驅力。
一、關聯教材,體現評價文本味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評價要蘊涵語文味,這是現代課堂教學的本色要求。教學評價要體現語文味,就要從語文視角出發,對語文文本、情感、表達等多種因子進行觀照。關聯教材,體現評價的文本味,是指教師評價學生表現時,要結合文本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對文本進行個性感知,從文本介入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經歷。這樣的評價設計帶有專業屬性,學生從中獲得的信息也會更豐實。
在學習《云雀的心愿》時,教師設計思考問題:“小云雀和云雀媽媽飛到沙漠上空看到了什么?”學生回答:“小云雀和云雀媽媽看到了漫天飛沙、貧瘠的土地、森林樹木被亂砍濫伐。小云雀和云雀媽媽都非常傷心和失望。”教師給出評價:“你回答得非常全面,而且能夠聯系小云雀和云雀媽媽的感受來說,這說明你對課文有比較深透的了解,對其中的人物思想也把握到位了。”學生聽了這樣的評價興奮不已。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極高的肯定,特別是聯系文本內容展開評價,學生感觸深,學習研究文本的積極性就被激發了出來。這樣的評價自然帶有濃郁的語文味,學生從中也能汲取更多的語文營養。
二、關聯情感,體現評價人情味
小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非常敏感,教師的一句贊美,也許會給學生帶來無窮的動力。在評價設計時關聯情感,就是要體現教師那濃濃的關心之情。教師在評價設計時,首先要關注學生實際,不同年齡段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會有不同的回饋。如“你表現很棒”“你說得真好”等評價語,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其激勵效果也許很顯著,但若是針對高年段學生,恐怕就沒有太多刺激效果了。其次是評價內容要體現個性化,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對待教師的評價也會呈現出不同態勢,教師具體實施評價時,要提升評價語言的針對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最需要的激勵。
人情味包含眾多內涵,有激勵、有關心、有贊美、有批評,教師在評價中賦予其個性特質,給學生帶來的自然是獨特的情感體驗。在學習《第一朵杏花》時,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課文。具體展示時,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表現給出評價:“飾演竺可楨老爺爺的同學,朗讀語氣把握得很好。可惜讀得太快了,老爺爺說話哪會這樣快啊!如果再慢一點,你的表現就是非常完美的。飾演小孩的這位同學,你讀得很有個性,表現出天真、單純的性格特征,語氣、語速都把握得較好……”學生聽到教師評價得這樣中肯,都點頭稱是。教師對學生的表現展開人情味十足的評價,學生深受啟發,激勵效果相當明顯。
三、關聯表達,體現評價藝術味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要體現語言的藝術性,這也是語文學科教學的根本訴求。教師評價學生的表現未必要用多么精美的語言,但一定要符合語言規范要求。教師要注意啟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反思,讓評價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給學生帶來重要的鼓舞力量。“一樣話可以十樣說”,說的就是表達藝術。教師評價語言的設計也是如此,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感受,用語言表達的技巧贏得評價的正能量,這也是語文味的實踐應用。
在學習《九寨溝》時,教師讓學生讀課文,說說課文介紹了九寨溝的哪些景物,課文描寫了哪些珍稀動物。學生經過討論,給出了圓滿回答。教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評價:“你說得很細致,我聽得很入迷,你的描繪讓九寨溝更有魅力,我相信大家已經心馳神往了。”“你肯定去過九寨溝,不然怎么說起九寨溝,你像是如數家珍呢?如果你的爸爸媽媽要去九寨溝,你就是合格的導游了。”教師的評價引起了學生一陣陣的騷動,這說明教師的評價語言設計得很有藝術性,不僅靈動形象,還有很強的贊美意味,學生自然非常受用。可見,教師評價語言的設計非常重要,學生喜歡聽,還能夠受到震動,這樣的評價才是成功的。
語文課堂評價設計需要關注多維因素,體現濃郁的語文味。結合教材,體現評價文本味;關注情感,體現評價人情味;關聯表達,體現評價專業性。這樣,學生在接受教師評價時,也能夠獲得語文的熏陶。俗話說:“三句話不離本行。”語文課堂教學評價也應如此。教師在進行評價設計時,要注意從專業角度出發,結合學生的表現給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在激勵學生進步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語文意識。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