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賜
摘 要:通過對安慶市宜秀區休閑漁業現狀的調查,針對存在思想認識不足、投入不足、勞動者素質偏低、缺乏統一規劃和經營類型單一等問題,提出了宜秀休閑漁業發展要要統一思想,科學規劃;把握漁業資源優勢,突出特色,形成品牌;爭取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增加漁業資金投入;加強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漁業勞動者從業素質;堅持環境保護與休閑漁業開發協調發展;融入“宜游宜秀”建設,做大做強宜秀休閑漁業。
關鍵詞:休閑漁業;現狀;思考;宜秀區
中圖分類號 F32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2-110-02
休閑漁業是利用漁業資源和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閑、旅游的一種新型漁業生產經營形態,也是調整漁業結構,改善漁業環境,深度開發挖掘漁業資源潛力,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也就是集漁業與垂釣、餐飲、觀光為一體,與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產業。從2013年開始,宜秀區成功地舉辦了“安慶(宜秀).雙山湖河蟹節”,拉開了發展休閑漁業的序幕,隨著休閑漁業的不斷發展也給宜秀漁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為當前宜秀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休閑漁業是以漁業活動為基礎,集漁業與垂釣、餐飲、觀光為一體,與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產業。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開發漁業旅游資源,調整、優化漁業結構,拓寬漁業功能,延伸水產產業鏈,發展漁業休閑服務業;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農民素質,挖掘、保護和傳承漁業文化,進一步發展和提升漁村文化,增加農民收入。
1 宜秀區休閑漁業現狀
安慶市宜秀區地處長江中下游北岸,濱江臨湖,區內湖泊、池塘、水庫、河溝星羅棋布,水產資源豐富,水質清新,自然條件優越,交通十分便利,距主城區不足15kg,206國道、安樅公路、新安北線貫穿其中。養殖水域面積0.93萬hm2,其中精養魚池0.12萬hm2,湖泊0.78萬hm2,水庫、河溝0.03萬hm2。湖泊面積占水域總面積的85%,水庫面積占內陸水域總面積的1.3%,池塘面積占水域總面積的13%。常見重要經濟價值的魚類有20余種。湖泊、水庫周圍風景秀麗為發展休閑漁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以魚為主的餐飲、垂釣、娛樂、觀賞經營體逐年增加,涌現出了一批像石塘湖、安慶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等省級休閑漁業基地,截至2015年底全區環湖靠山“漁家樂”、休閑漁業基地已達385個,垂釣覆蓋面積0.27萬hm2,休閑漁業產值8 800多萬元,利潤超3 200多萬元。而真正地實現宜秀“吃、玩、購、住”一條龍服務的漁業休閑處于剛剛起步階段。
2 發展休閑漁業過程中存在的難點與不足
2.1 思想認識不足 全區未形成統一認識,大多數從業者的思想素質較低,對休閑漁業認識不足,理解不透徹,簡單地認為釣釣魚、吃吃飯就算是休閑漁業,不能正確地把握休閑漁業概念;同時對安慶市出臺的各項促進現代農業(休閑漁業)發展的政策沒有充分理解,政策把握不準,存在著某些疑慮。
2.2 資金短缺,投入不足 資金短缺問題一直是制約宜秀休閑漁業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休閑漁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發展休閑漁業的資金都是靠從業者自身積累的利潤來滾動發展。國家政策性投入少,銀行融資十分困難。
2.3 從事休閑漁業的勞動者素質偏低 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們了解到宜秀從事休閑漁業的勞動者大多數素質偏低。一些非專業的農民,接受專業文化教育程度較低,缺乏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及專業技能培訓。同時由于他們思想比較保守,滿足于簡單經營,離現代休閑漁業的要求相差較大,因而服務意識淡薄,影響了休閑漁業的質量水平。
2.4 缺乏統一規劃,經營類型單一 宜秀區休閑漁業沒有形成統一的規劃。全區雖有漁業中長期規劃,但對休閑漁業這塊尚無具體目標和措施,沒有指導性計劃指導群眾發展休閑漁業。當前,宜秀休閑漁業的類型仍然是以垂釣型和生產經營型為主。綜合開發水資源的觀光型和集科普教育、觀賞娛樂為一體的展示教育型休閑漁業現在還很缺乏,集觀賞、垂釣(捕撈)、住宿、餐飲、娛樂、度假于一體的大規模休閑場所建設目前還剛剛起步,尚未形成規模。
3 發展休閑漁業的建議
宜秀區在新的一輪發展休閑漁業過程中,要統一思想,不斷完善市場管理機制,提高執業人員的素質水平,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促進休閑漁業在宜秀快速健康發展。針對以上思路,在發展休閑漁業的過程中,要著重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3.1 漁業部門要統一思想,科學規劃 針對宜秀區“宜游宜秀”建設的發展定位,充分把握漁業與旅游關系,漁業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發展休閑漁業的認識,結合宜秀區漁業“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合理地規劃休閑漁業發展,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引導、能發展的則大力發展,堅決杜絕盲目發展和惡性競爭,創新理念,以特色漁業為主題,充分融入觀賞、科普、餐飲、體驗、節慶等形式的多元文化休閑漁業。
3.2 發揮漁業資源優勢,突出特色,形成品牌 要充分利用宜秀區的漁業資源優勢,在經營上打破單一生產、單一垂釣的簡單模式,打破行業界限,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創建品牌,如“皖江”、“石塘湖”等系列水產品牌。目前在龍山風景區、石塘湖畔、鮑沖湖等地,從事垂釣、餐飲休閑漁業的已經發展到385個。雖然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日趨興旺的“漁家樂”游,勢頭良好,前景廣闊。在特色上做文章,在規模上下功夫,在效益上求突破。石塘湖是全國首批農業旅游示范點,要運用好這塊牌子,唱響休閑漁業大戲,建立好高效漁業養殖,集游覽觀光、休閑垂釣、農家娛樂于一體的生態漁業文化旅游勝地。
3.3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增加漁業資金投入 發展休閑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憑借漁(農)民自己的積蓄是遠遠不夠的,結合“宜游宜秀”建設,積極爭取政府對從事休閑漁業的養殖場、漁民給與一定補助,鼓勵發展休閑漁業。同時要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引進一批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企業,利用他們的經濟和技術優勢來促進宜秀區休閑漁業發展。
3.4 加強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漁業勞動者從業素質 休閑漁業是一項新興的產業,也是一種新的旅游資源,同其他任何產業一樣,休閑漁業需要具有一定知識技能的、較高水平的工作人員。我們要結合實施宜秀區農民專業技術培訓項目,加大對休閑漁業從業人員的培訓。要進行漁業知識、法律常識、衛生知識、旅游知識、安全防范意識的培訓,不斷提高休閑漁業從業者的素質。
3.5 堅持環境保護與休閑漁業開發協調發展 休閑漁業是以生態環境為依托的產業。在開發中必須依托生態環境進行,堅持生態平衡、環境的保護與休閑漁業開發協調一致的原則,把生態文化、生態養魚、生態捕撈等融入休閑漁業開發的全過程,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因此要搞好總體規劃,分步開發,健康發展。
3.6 融入“宜游宜秀”建設,做大做強休閑漁業 宜秀區休閑漁業有著巨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發展休閑漁業,著重把“漁”字融入到“宜游宜秀”的大旅游圈中,培育漁業特色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帶動促進宜秀漁業健康持續發展;進一步深化漁業改革,推進休閑漁業創新和市場多元化、全方位的開發,做大做強宜秀休閑漁業,推動宜秀區休閑漁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