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靜
摘 要: 設計教學方案時,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編教材,更多地聯系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創造條件,讓學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機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大膽發表與教師不同的看法。教師要善于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畏懼心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采用激勵性的評價、輔以適當的表揚。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 創設情境 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積極心理傾向,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有了興趣,他們才會主動自覺地學習,相反,缺乏興趣,他們就會產生懈怠心理,不可能愛上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把它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美、追求數學美。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看法。
一、完善自我,調動學習興趣
從教者本身來講,要從各方面完善自己,比如師德修養、文體方面等,讓學生從內心尊重你,要和學生結交成各方面的朋友,從而使他們在喜歡你的同時,也喜歡你所教的學科。現在很多教師在思考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時,經常考慮的是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卻忽視了對自身的要求,如果自身不修邊幅、口無遮攔,如何讓學生喜歡上你,更不用說喜歡上你的課了。學生一開始就抵觸你,即使你再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只能是“剃頭擔子一頭熱”。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布陣設疑、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教學方案時,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編教材,更多地聯系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指導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探索新知識。教師要善于利用趣味性的數學問題,創設能有效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的情境,使學生的大腦始終處于活躍狀態,促使學生學習。例如,在教學“概率”時,我對學生說:“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數學游戲,在我的手心里有一枚硬幣,我把它隨意扔在講桌上,你能猜對它的正反面嗎?”學生有的猜對了,有的猜錯了。我接著問:“你注意自己猜對的次數了嗎?大約是猜的總次數的幾分之幾?”于是學生帶著追求知識的渴望和疑問進入新知探求過程。教師要善于運用簡潔準確的語言、靈活多樣的教法,輔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授課,注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與老師很好地配合。
三、設計疑點,勾出學習興趣
“學起于思,思起于源”。心理學認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維也就應運而生。例如:我在教學中,經常會問,如果是你,你會怎樣?通過換位思考,改變以前學生被動學習的境況,讓學生設身處地思考問題,讓學生生“疑”。引起思考,是需要學習的開始。疑問使學生萌發出求知欲望。同學們躍躍欲試,開始了對新知識的探求。動手實踐讓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為只有通過自己的再創造活動而獲得的知識,才能真正被掌握和靈活運用。根據費賴登塔爾的觀點,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弱,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圖形或物體,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實踐,同時教給學生操作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拼擺、畫圖、實驗等操作實踐,激活思維,從中自我發現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動手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三角形的認識”,這是一節比較枯燥的概念課,我讓學生用彩色塑料條圍成三角形,并投影到銀幕上,通過觀察,學生很快發現圖1和圖2是用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四、爭論問題,提升學習興趣
學習數學是一項艱苦而又細致的勞動。學習的直接興趣不是與生俱有的,而是學生在刻苦學習、認真鉆研的學習活動中得到發展升華的。一個懶于學習、不愿思考的學生,是很難對數學產生興趣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創造條件,讓學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機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大膽發表與教師不同的看法;培養學生善于獨立思考的習慣,要求學生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豐富想象,開拓思維。這樣,對升華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其次,課堂上組織學生討論是開拓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習興趣的一個好辦法。因此,教師可采用同桌、小組、全班等討論形式,組織學生對某一個問題進行開放式討論,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交流各自對問題的不同看法,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概括。利用這個方法的目的是引起更深入地鉆研某些問題的更濃厚的興趣。數學教師要從這些方面多思考,充分發揮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創設出學與“玩”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我運用事先準備好的漂亮的圖片創設情境,通過講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飛來飛去捉蚊子,忽然飛來了一只美麗的小蝴蝶,繞著小蜻蜓飛來飛去,小蜻蜓生氣了,小蝴蝶卻笑著說它們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帶著小蜻蜓去找它們家族的成員,它們找到了樹葉,小蝴蝶說在圖形王國里它們三個是一家人。同學們,為什么小蝴蝶要這樣說呢?
五、表揚鼓勵,延長學習興趣
學生有了興趣,還要想方設法使興趣持久。因為小學生的興趣既不穩定又不長久。一位心理學家曾說:“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意念和勝利的欣慰,便會激發追求無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教師要善于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畏懼心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采用激勵性的評價、輔以適當的表揚。激勵性的評價、表揚能讓學生如沐春風,敢想敢問,敢講敢做。只有這樣,學生的創新火花才能迸發、閃爍。如在練習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老師獎勵“小紅旗”給學困生,有時還主動與他們說上幾句悄悄話。學生得到老師的獎勵,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就高了,就會更進一步地發現問題,發揮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從而擺脫苦學的煩惱,進入樂學的境界,極大地發展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是我在教學中的點滴體會。總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認真鉆研教材,把握學生的學習心態,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就能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王婉.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J].新課程學習(中),2014(07).
[2]平先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