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卷
【摘 要】通過實例講解微課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闡述課堂教學引入微課可實現分層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課堂效率,并方便學生對知識進行補漏。
【關鍵詞】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微課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B-0076-02
目前中職學校計算機課堂教學中,理論教學普遍采用通過播放PPT課件來講授相關知識點的辦法,實訓操作技術課教學采用演示法。這樣的課堂不能全面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也不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時間一長,學生容易開小差或學不進,甚至出現厭學等負面情緒,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微課的出現就像在課堂教學中注入了一個新元素,起到課前學習課中解惑課后鞏固反復學習的作用,是課堂教學活動過程的課后再現。根據教學實際需求,利用微課主題突出、時間短、趣味性強等特點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堂中進行教學,將重點難點或操作技能制作成3至5分鐘的微課視頻引入到課堂中,取得不錯的效果。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微課進行分層次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與按需選擇學習,實現一對一的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可以用微課進行課前學習,課中答疑,課后鞏固,很好地解決了自己在課堂上聽不懂學不會的問題,微課就像老師隨時在身邊指導一樣。
一、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微課教學實例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硬盤分區及格式化”一節,要求學生通過實訓練習,能夠熟練運用不同的工具對硬盤進行分區格式化,這是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重要的一個學習內容和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每位學生都要掌握該技能。以往授課都是教師在投影機上播放PPT講解演示給學生,然后學生再到實訓室進行操作。由于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記不住操作要點,只有少部份學生能夠掌握操作技能,課堂教學效果不好。因此選取本節內容制作微課,學生先通過微課學習,對硬盤分區及格式化的要點和操作步驟進行基本了解,再把微課視頻帶到實訓室邊觀看微課邊動手操作練習來完成硬盤的分區及格式化。在微課學習中學生同時掌握了以下知識點:硬盤分區的類型,硬盤分區的原則,硬盤分區的方法,硬盤格式化的方法。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碰到記不住的就重新播放相應的微課視頻來學習,很好地解決了學生容易忘記、接受能力不同的問題。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學習效果很有幫助。微課教學內容的選擇恰到好處地解決課堂上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將問題化繁為簡,更好地實現教師的教學目標。
二、課堂教學引入微課可提高課堂效率,并方便對知識進行補漏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實際操作性很強,其重點是側重于應用和實踐,其涵蓋的知識點很廣,如果采用傳統的播放 PPT 課件方式來授課,學生既不喜歡又學得很被動。在課堂上學生要隨時跟著老師走,且處于高度緊張狀態生怕漏了某個知識點而影響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這種課堂教學因學生參與程度低,大部份時間由老師支配,留給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很少,容易造成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會有所遺漏或欠缺。這種遺漏或欠缺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學生就會感到學習越來越困難,有可能到了最后會失去學習的信心或放棄不學。教師要突破這種教學困境,就要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堂教學中引入微課,把課堂大部分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學會在課后用微課對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把“要我學”轉為“我要學,我想學”,優化課堂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中央處理器(CPU)章節中,由于其專業名詞很多、中文英文都有,學生看了如墮入云里霧里很是頭疼,大部分學生學了后面忘了前面。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向每位學生講述清楚和進行個別指導,但是微課的引入很好地解決了上述難題。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分別把 CPU的相關專業名詞、CPU的核心、CPU的基板、CPU的接口、CPU的編碼、CPU的主要性能指標等知識點分解制作成1到3分鐘的6個微課視頻,并事先將它們上傳到校園網及班級QQ群,在上課前讓學生下載到手機、平板機等移動平臺進行課前自主學習。遇到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時,重復播放微課反復學習或將問題帶到課堂跟有相同疑問的同學組成小組,利用教師提供的微課資源再進行學習、交流、討論。課中教師進行合理引導,幫助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點,要求學生學習完一個微課教程后再進行下一個微課教程的學習,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這樣一來,教師在課堂上就變成了服務者,為有問題的學習小組提供學習服務,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花在交流討論和解決實際問題上。這種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微課,很好地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讓學生學得相對輕松自由,也覺得學習知識是一種快樂有趣的享受,很自覺地在課堂上學到知識,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并知道課后再利用微課把自己所欠缺的知識進行補充完整。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非常喜歡。課堂教學中引入微課能激發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信心和學習興趣,整體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在課堂中引入微課可實現分層次教學
微課可重復、暫停播放,適宜在手機、平板機等移動媒體上傳播。因此,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等級、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找準微課與課堂的切入點,靈活安排學生進行微課學習。例如,在講授計算機硬件的組裝與拆卸實訓項目中每個小組分配的主要部件包括:主板、CPU、內存條、電源、顯卡、聲卡、網卡、硬盤、光驅、數據線等,要求學生能夠將計算機硬件組裝起來再拆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機裝配與拆卸能力。實訓前教師把組裝過程、拆卸過程分別制成兩個微課視頻,并配上圖片和文字資源發布到校園網及班級QQ群,讓學生提前進行學習。實訓中學生按微課視頻的步驟來裝配與拆卸計算機,遇到問題卡住的,再重復播放學習微課視頻,直至小組的每位成員都能獨立完成計算機硬件的裝配。最后由小組長向老師匯報本組學習情況,教師再進行評價補充。整個實訓過程有的小組甚至不需要教師指導,就能通過自行觀看微課視頻來獨立完成。這樣,教師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來關注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對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小組進行針對性指導,保證每個小組實訓任務順利完成。這種實訓操作課用微課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教學進度由學生自行掌握,對學生自覺參與實訓操作有很大的提升,在知識的理解掌握上也有明顯的提高。在重點難點知識上均能通過微課視頻去學習補充,因此實訓效果也能大大提高。
微課是一種很好的分層教學手段。學生的差異是必然的,課上要面對全班學生,很難做到面面俱到,但教師有責任幫助每位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一節課一般包括創設情景和引入任務、任務分析、任務實施、任務評價、任務拓展等五個環節。以主板一節為例,在創設情景和引入任務環節,可以將各歷史時期的主板、主板芯片制作成微課視頻,利用微課呈現一段介紹主板、主板芯片的視頻,學生觀看完微課視頻后對主板上的南橋芯片、北橋芯片等知識有了逐步了解,為學習當前市場主流主板的芯片組成創設學習情景。針對主板南橋、北橋芯片組這一學習任務,教師以華碩主板為例,用3到5分鐘播放微課視頻,對該主板的南橋、北橋芯片進行分析講解,然后讓學生就微課視頻中所講主板的芯片組、各種插座及插槽名稱、板載聲卡網卡控制芯片等問題分小組討論,并相互提問,解決不了的再播放教師提供的相關微課資源進行學習,最后由教師進行補充。這樣通過學生相互提問學習的方式獲得知識,記憶深刻。學生在一種相對寬松、平等的課堂里學習就沒有那么緊張,學習效果自然就提高。教師也有時間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指導,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完成學習任務。在任務拓展環節,把學生分成不同層次的小組觀看當前主板的選購技巧微課視頻,并把它作為課內知識的補充。最后留給學生實訓任務,即通過網絡、走訪 IT市場了解高、中、低三個檔次不同品牌主板的部件及技術規格等,把了解到的內容寫成報告上交老師,老師再根據任務完成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強化指導。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學習自由度比較高,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很快就能掌握所學知識并進行拓展學習,而自主學習較弱的學生可以得到教師更多的幫助指導,實現對學生的分層教學。
現代網絡通訊技術飛速發展,微課除了作為教師課堂教學之外,還可以作為學生課前課后自主學習的資源。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過程中,筆者充分體會到將微課引入課堂帶來的好處。它不但解決了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的教學問題,而且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微課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只要學生有學習的欲望就能把“教師”引到身邊指導。微課是一種符合時代要求的產物,可以在學校課堂內使用,適合移動學習、自主學習,也可用于課后輔助教學,通過它可以使我們的課堂更加快樂高效。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