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梅
摘 要: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應注重直觀,避免抽象。利用圖形解決數學問題,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學生、提升學生、完善學生思維的途徑。
關鍵詞:中職學校;直觀形象;觀察
數學課堂,離不開圖象。用圖象來幫助學生觀察、思考、論證,既直觀又有效。在此簡介圖象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以供參考。
作用一:直觀
如集合的交并補運算,借助數軸觀察要比抽象運算直觀、簡單得多。具體如:已知集合A={x …0}B={x <4}求A∪B,A∩B。讓學生畫數軸進行觀察,就簡單多了。特別是A∪B的運算,單憑想象,容易產生誤解。這樣畫一個圖形:
是不是看起來很直觀?交織網狀區域為交集范圍,單線陰影部分為并集范圍。這不僅僅是讓學生看到了正確答案,也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了不等式的含義:即求解的是變量x的取值范圍。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再如:已知二面角α-l-β的度數為30°,P為平面α內一點,其到棱l的距離為6,求點P到平面β的距離。
正確畫圖:
這種題目,畫圖非常重要,要直觀、科學。經常加以訓練,相信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繪圖能力,也會在科學地繪制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有趣、迷人。
作用二:全面
如:已知cosα≥ 求α的取值范圍。此題如果不畫圖,以我們學生的認知水平,很容易憑本能解成這樣:∵cos = ∴α≥ 。至于要考慮到余弦函數的單調性、周期性、對稱性等,利用其來完善、修正此題的結論,學生恐怕難以做到。如果畫個圖:
在[0,2π]上,滿足cosα≥ 的α的取值范圍是[0, ]∪[ π,2π],再利用周期性,將周期補充上去,變成[2kπ, +2kπ,k∈z]∪[ π+2kπ,2(k+1)π,k∈z]就完善了。
我想,不用教師太多的語言,學生就能看懂、學會并自行總結出求解這類問題應該考慮哪幾方面。這就是直觀圖形的好處。它不僅僅是看起來直觀,更能提升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一舉多得。
作用三:歸納
如學習指數函數,需要通過圖象來研究它的性質。無論是利用多媒體手段,還是板書繪圖,我們通常會給出下面圖象:
這是講授指數函數的常規圖示。其實,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歸納如下:
1.a>1,圖象隨著a值的增大(減小)逐漸靠近(遠離)坐標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