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小銀
摘 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所占的比例居于首位,低年級更是重要的一部分,這足以說明計算教學的重要性。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計算能力,應該要求學生算得正確、迅速,同時也應注意計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靈活性。
關鍵詞: 低年級 小學數學 計算能力培養
作為一名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常常碰到不少學生在計算上出錯,從而討厭計算。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計算能力不高,很多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這就直接妨礙了其他數學知識的學習,學生在計算中反映出來的情況令人擔憂。老師在找學生錯誤的原因時,往往把錯誤歸咎為“粗心、馬虎”,其實事實并非如此,孩子在計算中出現的錯誤是多方面的。那么究竟怎樣才能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呢?計算能力不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面對這些問題和困惑,我結合教學實踐和在平時學習中得到的啟發,談談如何讓低年級學生愛上計算,從而愛上數學。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計算枯燥乏味,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尤為重要。教師要改變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想學”。根據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好動、好奇心強等心理特點,可以采用多種訓練形式代替單一的練習形式。
二、加強口算練習
口算練習不僅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更是培養學生思維和增強記憶能力的好方法。尤其是聽算訓練,使學生思維高度集中,我在教學中一直堅持讓學生進行口算、聽算的訓練,效果很好。
要想提高學生口算能力,就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口算方法。方法是多樣的,要引導學生選擇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千萬不要引導學生用筆算的方法進行口算。如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34+51時,我發現有的學生是這樣想的:4+1=5,個位是寫5,十位上是3+5=8,十位寫8,大家一看就知道,這完全是筆算的思路。其實口算應當這樣想:先算30+50=80和4+1=5再算80+5=85才對,不用在腦子里出現豎式。在口算訓練中還要利用加減法互為逆運算的關系,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這能促進口算速度的提高。在口算訓練中我還注意促使學生序列性思考問題。如( )+( )=15,通過適當提示,讓學生根據加數從0到15去想或者加數從15到0去想,能有序地寫出算式。練習的結果表明,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水平,而且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了良性循環。
三、重視筆算算理的理解
只有筆算過程清楚,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使學生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要使學生時時刻刻都在進行思維活動,就要求學生養成不但能理解算理,而且會講明白算理的習慣。這一點在低年級中體現得更明顯,例如在教“湊十法、想加算減、進位加法、退位減法”這一類比較基礎的運算時,一定要求學生把計算過程與小組同學互相說。只有養成講算理的習慣,學生在平時解題時,才會出現默默計算的場景,才能不斷增強正確應用知識的能力。
由于數學知識本身的抽象性,低年級學生不容易理解,要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領會算理,突破難點。本班有一位學生的家長問:“我想讓她學會90-7,可是怎么舉例都不行,我試過從20-7講起,也試過以10-7為例,可是怎樣講都講不通,可以怎樣教呀?”這位家長很苦惱。我告訴他一個方法:用90根小棒,捆成9捆,拿走7根,可以怎樣拿?她回去后,讓小孩取走7根,小孩很自然地把其中1捆拆開有10根,然后從10根里拿走7根就行了,而且剩下的一眼就可以看出是83根。通過這次操作,小孩明白了,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一,在個位加十然后再減,此后,碰到其他退位減,她也能很熟練地完成了。從這個小例子中,我們不難發現,動手操作、建立表象,把抽象的思維直觀化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多么重要。
四、培養計算的良好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曾有人說:“缺乏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是學生在計算上造成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學生計算時,老師不能只對學生強調“要仔細”,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方法,平時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從而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小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做題前,首先要學生完整地看清每個數字和每個符號,絕不抄錯題目,這是正確計算的前提。其次,剛開始學習進位加、退位減法時,低年級學生很容易忘了進位,或是忘了退位;或是加法當減法做,減法當加法做。因此,在確定運算方法后,要認真進行計算。最后,促使學生養成檢查的習慣。數學教學應當培養學生作業認真、仔細,書寫整潔、格式符合規定,對計算結果自覺檢查等學習習慣。平時我就要求學生作業完成后要作自我檢查,這一點很重要,檢查是否正確,一步一回頭,及時檢查,及時糾正錯誤,從而保證計算的正確。
總之,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項細致的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陶行知曾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真實的課堂教學應是面對學生真實的認知起點,展現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低年級的計算教學同樣如此。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在平時的計算教學中要時刻記住,教給學生正確的方法,培養學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愛上自己,愛上數學。只有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能更好地使學生的計算能力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淺談小學低年級計算教學的有效性.山東教育,2008(34).
[2]葉丹.對新教材下過早出現學困生現象的思考.小學教學設計,2006(2).
[3]沈利軍.上好一堂課的22個關鍵因素——小學數學.2006.3.
[4]路海東.學校教育心理學.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