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劍
摘 要: 多媒體教學手段在當今生物教學中不可或缺,它為學生創設最佳學習情境,為促進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討論學習提供了良好平臺。我們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教師要做多媒體課件的主人,充分利用其調動學生參與教學,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對那些復雜、抽象,很難講清楚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交互式功能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給學生,這樣教學重點、難點才能得以突破。
關鍵詞: 多媒體 生物教學 教學應用
當今社會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社會,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斷滲透和發展,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課堂教學中,生物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同。多媒體教學手段在當今生物教學中不可或缺,它為學生創設最佳的學習情境,為促進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討論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要想有效地利用課堂四十五分鐘,就要合理利用教法教具。現代教育媒體的發展,打破了“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單一教學模式。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目前對于多媒體教學手段進入課堂教學所存在的優缺點,人們褒貶不一。本文對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及其在中學生物學科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運用多媒體,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勇于探索的原動力。多媒體課件教學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教師在多媒體教學中,隨時可講解理論知識、演示步驟、指導學生學習或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不僅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求知欲,而且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介紹“生物與環境”一節時,講到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尤其是種間關系,通過多媒體展示視頻:海葵與寄居蟹、蛔蟲的生活,水稻的田間管理,狼捕食野兔的鏡頭等,形象地反映出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互生共利、寄生、競爭、捕食。學生觀察細致,記憶深刻,想象豐富。
二、多媒體有利于優化教學過程
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生物教學強調情境與協作,重視直觀和操作,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地位。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讓一些抽象的理論變得可接受,易相信,從而增加了學生對教師所傳授知識的可信度,無形之中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了他們之間的感情。在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創新思維、培養互助品格、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方面都能起到較好作用。如在介紹影響生態平衡的因素時,自然因素通過畫面切換,展示出地震、海嘯、火山爆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對自然界的影響,學生一目了然,一看便知。多媒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諸如觀察、思維、操作和自學能力。如《血液循環》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途徑,以及血液在循環途徑中發生的變化,根據這個目標和媒體的功能,我們可以首先讓學生用手摸自己心臟的跳動,然后對照心臟模型,講其結構。其次,自己制作復合膠片,依次展示:心臟的結構;與心臟四個腔相連通的血管;體循環、肺循環路線;在循環過程中血液成分發生的變化且用紅色表示動脈血、藍色表示靜脈血。這樣將復雜的循環整體分解成一個個知識點,循序漸進,依次顯示,學生思路清晰,教學效果很好。
三、多媒體教學再現情景,突破知識的重難點
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不僅能突破知識的重難點,而且能使學生由形象的感知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如:植物的雙受精,從花粉粒的形成到精子和極核及卵細胞的融合,如果我們寸步不離地在顯微鏡下觀察整個受精過程,恐怕得花很長時間,也會影響教學進度,但是在多媒體教室觀看植物受精過程的動畫僅僅需要幾分鐘,而且更加形象生動,容易理解。如我在復習《人體的消化與吸收》一節時,一個班用傳統的方法,復習了兩節課,還有部分學生反映弄不懂,效果不太理想。另一個班使用多媒體,只復習了一節課,學生普遍反映都弄懂了,效果明顯要比采用傳統方法好。這樣不僅加大了課堂的信息量,而且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運用多媒體需要注意的事項
多媒體教學為課堂增添了許多優勢,但也并非越多越好,使用多媒體,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我們要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教師要做多媒體課件的主人,充分利用其調動學生參與教學,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索。這樣才能在強化教學效果的同時提高學生素質。如何使用這項工具,要用心思考,切不可盲目夸大其作用,隨意排斥傳統的實驗教學手段,最終本末倒置,使老師和學生走入誤區,影響教學質量。一些簡單的教學內容,學生容易接受,可以不用課件,一些使用實物、掛圖、模型可以講解清楚的內容,應盡量使用實物、掛圖、模型。對那些復雜、抽象,很難講清楚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交互式功能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給學生,這樣,教學重點、難點才能突破,才能使學生在積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礎上逐漸形成正確表象,從而獲得好的教學效果。一些生物實驗,需要學生親身實踐,而不能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來代替。在人體生理衛生的教學中,筆者做過這樣的嘗試:將學生分成甲乙兩組。甲組學生通過拆、裝人體模型認識體腔內的各種器官及其相應的位置。而乙組學生則利用多媒體課件學習相同的內容。學習結束后,對兩組學生同時進行“看體腔結構圖,填各器官名稱”及“將各種器官組裝回體腔中去”的測試。結果:甲組學生不僅準確地完成了填圖任務,而且很快完成了人體模型的組裝;而乙組學生則除了能準確完成填圖外,沒有人能夠完成人體模型的組裝。可見,多媒體課件不是萬能的。
綜上所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事先應仔細斟酌一下有沒有使用多媒體上課的必要性,努力提高多媒體教室的使用效率,降低教學時間和效果成本。如何使多媒體準確自如地運用于每一堂課中,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探索清楚,利用明白的事情。所以筆者認為,在將多媒體引入生物課堂之后,除了要更好地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之外,還要注意利用多媒體教學的一些問題,教師應該始終為學生提供教學信息,進行學習引導和監督,決不能讓電腦代替老師,堅持作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使多媒體成為教育信息的載體,成為生物課堂教學的好助手。
參考文獻:
[1]戰興花.談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中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1(12).
[2]劉珍芳.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反思[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