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美芳
摘 要:高中學生已經具有了較好的自學能力,高中教學就是要運用學生的這一能力,進行合理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的質量。新課程改革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能夠適應新課程標準的必然。文章從高中學生的特點出發,分析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探討了怎樣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期對高中數學教學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082-01
長久以來,為了應付測驗、升學,甚至高考,高中數學教學往往都在全面灌輸如何進行解題,學生在課堂上基本就是在練習解題技巧,聽老師傳授解題方法。顯然,這已經步入了教學誤區。高中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教授學生如何解題,而是教會學生如何進行數學學習,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為了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模式被引入到了高中數學的教學中。
一、自主學習的含義
說到自主學習,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無師自通或者自學等意思相近的詞語,然而,這些詞都沒有將自主學習的內涵進行非常準確的表達,也不能夠將自主學習的本質正確地表述出來。那么,自主學習到底是什么呢?東北師范大學的著名學者龐維國有這樣的一個定義,他認為應當從如下的兩個維度對自主學習做出定義。第一,若是學生能夠主動選擇與控制學習行為、學習時間以及學習動機的話,我們可以稱之為自主學習。第二,若是學生能夠先對學習目標進行確定,或者先做好相關的學習計劃等工作,然后再進行學習,同時在開展學習的時候做到自我反思以及自我調節學習效率、學習進度等,在完成學習之后,還能夠不斷地反思與總結結果,我們也稱這樣的學習為自主學習。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高中學生處于青年前期,有了自己的發展目標和學習方法,對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新課程標準認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就是要充分發掘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和創造性,因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重大意義。首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發揮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學習的主人,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其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有著廣泛適用性,當學生有了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和經驗之后,他能夠將這種能力進行延伸,從而使自己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最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標對高中學生的要求,新課標的教育理念是培養具有創新型的人才,自主學習能力是創新型人才的基礎,因而培養學生的這一能力十分重要。
三、高中數學自主學習的基本途徑
我們數學老師的教學要想起到真正的作用,就少不了學生的“學”。學生主動學,我們的教學才不至于處在一個被動的狀態,老師進行的“高中數學自主學習研究”方可取得“改變學生學習方式”這一任務。
1、改變學生“學”的方式。筆者認為在我們的“高中數學自主學習”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先有“學”才能開始“教”這一項工作。所以,我們應該將“學”的內容鮮明化,讓我們的“學”變得更加具有創造性、自立性、主體性、主動性、自覺性,將學生“學”的方式作出實質性的改變。在我們高三數學老師組成的課題組中,如何指導學生更加科學地“學”一直是我們非常重視的課題,我們想要讓學生真的懂得個人的主動“學”意義有多重大,并且逐漸培養他們“學”的能力。在我們的不斷實踐中,學生在“學”的方式上真正實現了實質性的轉變,在教學中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其中,營造出了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普遍和自然,能夠顯著提升學習效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改進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學方法是一種技巧性的東西,對于教學活動而言,適當的科學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不合理的教學方法只會降低課堂教學的效率,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教學之中,教學方法是靈活多樣的,一節課并不會只用一種教學方法,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于教師的靈活選擇。如在“概率”這一章節的教學中,筆者首先將一枚一元硬幣掏出,往空中一丟,伸手接住并讓學生們猜是正面還是反面,由于高中數學教學比較嚴肅,學生見到這種輕松的方式積極性很高,注意力逐漸都聚集到這一問題中來,這是筆者適時提出概率與生活的聯系,幫助學生理解什么事概率怎樣理解生活中的概率事件。之后,引進排列組合在概率計算中的應用,并以自己親自示范“投擲10次硬幣1次正面向上的概率”,運用畫樹形圖的方法將概率求出。并且布置教學任務如下:學生以三個人為一組,一人投擲硬幣,一人記錄,一人進行計算,分別計算投擲10次硬幣2次正面向上、3次正面向上和5次正面向上的概率。筆者走下講臺,與學生開展互動,指導學生的一些細節問題。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學生的參與度很高,自主學習能力顯著增強。
3、課后作業。教師在課程結束后,要為學生布置合適的課后作業,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并進行適當延伸,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主動性。布置作業要選擇有代表性并且能夠突出本節課程重點的作業類型,不需要采用“題?!睉鹦g,而是要選擇質量高而數量少的練習題,學生通過做作業能夠舉一反三。另外,課后作業的布置還要盡量避免出現過于單一的形式,應該多選取幾種合適的題型。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學生具備著較好的自學能力與接受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之下,開展高中數學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把學生當作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要適時地指導學生,對于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進行指導;其次,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最后是搞好師生關系,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曹保義.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小學語文教育,2012:16-17.
[2] 劉紹軍.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職業學刊,2013:45-47.
[3] 殷秀春.淺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江西學院報,201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