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紅
摘 要: 新的時代背景與發展形勢下,英語能力已經成為現代化人才最關鍵的一個衡量標準,拿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來說,其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升學,所以,高中生英語能力的提升尤為重要。新課程改革中強調要發揮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本文通過實證就如何利用形成性評價提升高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問題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 形成性評價 高中英語 自主學習能力 實證研究
所謂形成性評價,其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及成績等,需要對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做持續的觀察與記錄,在此基礎上進行反思、考量,進而做出一種不同于以往終結性批評的發展性評價。通過這種評價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及信心,進而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合理制訂學習計劃,尋找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下面從形成性評價的特征分析入手,就形成性評價在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中發揮的促進作用做進一步論述。
一、形成性評價的特征分析
其一,形成性評價是一個系統性動態過程,既關注結果,又重視學生成長、發展和進步的過程,貫穿日常教學活動中的各個環節,具體的評價實施過程呈現出日?;屯ㄋ谆攸c,比如作業評價、口頭評價等[1]。
其二,此種評價方式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不再將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評價內容包括學習興趣、態度、情感,以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心理素質等多個方面,以尊重學生個體間差異為前提,從長遠、綜合的角度出發,對學生的行為表現進行評價,對于不同學生個體所表現出來的獨特性給予認可和積極的評價反饋,挖掘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增強自信。
其三,將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進行綜合評價,使用諸如學習日記、成長記錄袋和行為觀察、情景測試及開放性考核等多種形式的評價方法,保證評價具有可操作性的同時,讓評價更科學合理,發揮評價對學生學習發展的實際效用。
其四,形成性評價中教師不再是唯一評價主體,學生自身、家長、同學、專家等都可以成為評價主體,強調通過多種渠道和評價機制的信息反饋推動學生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二、形成性評價對于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所起到促進作用及實證
(一)促進作用
1.學習動機培養
以往高中英語教學中采用的終結性評價過于強調結果,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在這種情況下,無法有效兼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矯正與培養,既不利于學生正確學習態度、習慣、價值觀的養成,又不能及時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給予及時有效的反饋。關注過程和總體的形成性評價可以使學生不斷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進步與成長,從而逐步建立自信心,認識并正視自己在英語學習方面的不足,積極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自覺主動地以良好的心態和動機進行英語學習。
2.課前對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采用形成性評價,教師就可以在課前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了解“最近發展區”理論,向學生交代清楚教學目標、任務后,協助學生一起制訂與其相匹配的學習計劃,在計劃的指導下,學生可以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體驗到成就感和學習樂趣的同時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在學習計劃制訂后監督和督促學生將學習計劃落實到實際行動上[2]。
3.課中對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作為整個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課堂教學占據了大部分時間,對學生英語知識和能力的掌握起到巨大的影響作用[3]。在實行形成性評價時,可使用過程評價表與課堂小組活動評價表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學生會對以往自己在課堂中的表現進行重新審視和反思,有助于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更積極主動地在課堂上進行發言,在得到教師的積極反饋后重新燃起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自信。在學習過程評價表和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養成記課堂筆記的好習慣,并掌握一定的記筆記策略和方法,既有重點知識的記錄,又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在里面。在積極參與課堂小組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表現得更積極,充分發揮自己在小組中的價值,還知道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要學會借助外力,向他人尋求幫助與指導。
4.課后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形成性評價中使用的家庭作業評價表不再只關注學生作業完成結果,教師、學生自身、學生家長都是評價主體的方式避免以往家庭作業布置中敷衍了事、抄襲作業等弊端。同時,這種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建立有助于學生認清設置作業的最初目的,了解到評價的目的是促進他們學習成長,并不是為了將他們評出高低,逐漸學會根據自己的實際英語學習情況和需要自行安排學習任務,讓學習任務和作業的設置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比如,基礎不好、詞匯量少的學生可以在課后利用手機上的單詞軟件進行練習;英語口語不好的,可以在每天早上進行大聲朗讀,并利用微信、QQ語音等與同學進行簡單英語對話練習[4]。這樣學生在完成自己為自己設置的學習任務過程中學會對時間進行管理和分配,在預測學習中可能遇到問題的同時不斷進行嘗試,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時間段與學習方法,切實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二)實證
選取我校高二年級兩個學生整體英語基礎水平、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配備、教學方式等情況都相差無幾的班級作為實驗對象,其中一個班級作為實行形成性評價的實驗班,另一個班級仍然沿用以往的評價方式,作為對照班。實驗過程中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其中包括學習態度、習慣、自主學習策略、自我效能、自我評價與自我監控,以及學習計劃制訂和課外學習資源利用等能夠反映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問題。采用5級評分制:A-完全同意,5分;B-同意,4分;依次類推),并在實驗前、后分別針對兩個班級學生的英語成績進行了測試(兩次測試的英語試卷采用一樣的題型、總分和難度);以檔案袋的形式將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真實表現與成長進步做了相應記錄;實驗時間為期10周。
最終實驗結果表明,實驗實施前各項數據結果差不多,即學生英語基礎與自主學習能力相當的兩個班級在實驗后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實驗班中分數超過72分的學生數量由原來的14增加到了24,有71%的增幅率;對照班分數及格的人數由之前的16人下降到現在的14人,表明大部分學生在實行形成性評價后自主學習能力都有所提升。實驗班中分數在36分以上72分以下的學生數量從實驗前的20降到12,降幅程度達到40%,表明形成性評價方式的實行有助于那些具備一定學習能力的學生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方法,跳脫出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習自主性得到明顯提高。但實驗班分數在36分以下的學生人數從10人減少到8個人,并沒有很明顯的差距,表明對于那些自主學習能力嚴重缺乏的學生,形成性評價不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其產生顯著影響。同時,根據兩次英語測試成績的結果看,實驗班兩次英語平均成績為71.25、74.5;對照班則為72.5、73,實驗前對照班比實驗班高出1.25分,實驗后對照班比實驗班低1.75分,表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但短時間內并不會產生特別大的影響作用[5]。
三、結語
教育教學的改革及新時期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創造和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資源,所以在高中英語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教學,采用形成性評價這種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全面的評價,幫助學生找到一種適合的英語學習方法,使其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增強。
參考文獻:
[1]趙海洋.運用形成性評價提高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證研究[D].揚州大學,2012.
[2]孫芹.形成性評價對高中生自主學習反撥效應的實證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
[3]楊茜.形成性評價對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影響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4]劉靜嫻.基于形成性自我評價的英語閱讀策略訓練實驗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4.
[5]李芳.利用形成性評價促進高中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15(2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