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莎
摘 要: 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根本目標就是通過對傳統應試教育的繼承與批判,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課堂的同時,運用創新的教學方式,對教學理念、教學行為、教學語言、教學教案等做出改進,最終提高學生個人綜合素質與能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本文以此為出發點,以高效課堂為背景探討高中化學教學設計的研究并提出相關建議及意見。
關鍵詞: 高效課堂 高中化學 教學設計
一、正確認識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伴隨新課程教學改革出現的新詞匯,很多教師認為高效課堂就是指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即不斷增加教學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實際上,高效課堂并不是指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無限擴大教學知識面,而是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將教學中的重點突出難點解決,并讓學生能夠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實現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最終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方式。
高中化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只一味講解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教材內容,而動手實踐則可以幫助學生將教材文本的知識點展現得直觀立體,從而幫助學生更輕松地接受。因此,高中化學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要求性很高。如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高效課堂的背景下開展高中化學教學設計成了高中化學教學活動開展的首要問題之一。
二、高中化學教學設計基本策略
1.設計優秀教案,保證課堂整體段落。
一般的課堂時間通常是45分鐘左右,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保證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都能夠充分利用,這就需要教師課堂做好教案,包括導學案和課件兩個部分。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內容,對課堂進行分段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具體到實際教學中,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在進行《探索生活材料》一章教學時,教師可在課前搜集相關材料,如玻璃、金屬、陶瓷、塑料、纖維等便于給學生展示,將化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保證前十分鐘的課堂教學內容,能夠吸引學生。隨著課堂的進行,學生的注意力漸漸分散,教師可以將材料分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保證教學內容能夠深刻貫徹的同時,集中學生注意力,為最后的教學總結打好基礎。
2.關注課堂過程,隨機應變。
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實驗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對于知識的再理解和吸收的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隨時做出調整,保證教學內容能夠完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運用多種創新教學方式,如互動游戲教學、提問知識競賽等,都能夠幫助學生延續學習熱情,繼續學習。以《探索生活材料》一章內容為例,教師可在課前或課中提問學生:“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材料有哪些,被運用在哪些地方?”等,讓學生自由討論,聽取采納他人的想法意見并加入自己的想法,更全面地回答問題。與此同時,這類相對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提高班級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形成自己的思考成果,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與互動性。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的同時,提高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3.實驗再進行,教學內容的延伸。
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對于教案教材內容的接受程度,適當拓寬教學知識面,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如在進行“天然水中加入肥皂液”的實驗時,教師在為學生演示沉淀生成的現象后,可以提問:“同學們,大家已經學過了相關的知識,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呢?如果加入其他東西則會有什么反應?”讓學生教材的知識點為出發點,自行考究,如加入明礬等,有條件的可以提供相應實驗材料,幫助學生佐證自己的思考結果。在學習油脂密度時,可以提問:“為什么洗滌劑可以洗干凈油鍋呢?”等。高效課堂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實驗,提出相應問題和看法,與學生共同探討。實驗在幫助學生進步的同時,使得教師進步,教學成果自然展現出來。
4.課后評價與反思。
課后評價與反思是教學設計內容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課后評價和反思,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將所學內容鞏固,及時發現自己不懂或學習薄弱的地方,解決和反思問題,從而完成教學。雖然高中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不存在具體教學流程,而是根據教學內容隨機改變教學方式,但是依舊需要課后反思和評價完成對于當節課教學內容的整理。這個過程一般在課下完成,教師可以讓學生將當天所學內容中不懂的地方在第二天課堂上以提問的方式進行闡述,并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對于知識點的薄弱理解和存在的誤區有更深層次理解。同時,教師應該對自己當天的教案內容作出反思評價,并對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改善,為更好的教學活動的開展打好基礎。
三、結語
在高效課堂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設計的優化能夠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保證學生學習的接受理解程度,更好地促進學生個人能力的成長和發展完善。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要始終從設計優秀教案,保證課堂整體段落、關注課堂過程,隨機應變、實驗再進行,教學內容的延伸、課后評價與反思四個方面進行,保證學生能夠在相對良好的教學氛圍中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日后深入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蘇超.化學教學設計中創設情境的幾種方法[J].吉林教育,2011(16).
[2]畢華林,崔素芳.促進“觀念建構”的化學教學設計[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