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邦軍 陳中瑾
?
數控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
□馮邦軍陳中瑾
【摘要】在我國職業教育飛速發展,大力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的背景下,仙桃職業學院數控技術專業探索實踐現代學徒制,依托校企合作平臺,聯合開展招生招工,進行“學徒分級”培養,構建“校企一體、四雙驅動”的教學實施體系,完善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制度。最后,針對實踐過程中的三個主要問題,提出了解決對策建議。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數控技術專業;學徒分級培養;人才培養模式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 19號)將現代學徒制試點列為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重要舉措。2014年8月,教育部下發《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2015年8月,教育部確定了首批165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這標志著我國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進入了實質推進階段。但是,試點過程中普遍遇到的“學校熱,企業冷”的情況讓“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糾結撓頭,這讓“現代學徒制”服務于區域經濟產業升級、服務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顯得縹緲而遙遠。筆者于2012年開始研究現代學徒制,并于2013 年9月開始與富士和機械工業湖北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富士和學院”,對現代學徒制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實踐。
富士和機械工業湖北有限公司是臺灣六和旗下的全資子公司,2010年落戶仙桃,規模在1200人左右,產值8.8億元,人才資源短缺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仙桃職業學院數控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經驗豐富,2011年與該企業建立緊密型校企合作關系,開展了教師互兼互聘、課程資源建設、頂崗實習、訂單培養、“多學期、分段式”教學組織模式等一系列改革。
數控技術專業與富士和機械工業湖北有限公司合作實施現代學徒制的意義在于,有利于構建“政校行企”四方參與的校企合作利益共同體,促進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創新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推進“雙證融通”;改革質量監控體系;推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創新職業教育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解決企業“用工荒”的問題。
依托職教集團,組織校內專業教師、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行業專家開展現場調研,以FMS柔性自動化數控加工崗位為基礎,分析典型工作任務,明確崗位任職要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融入國家職業資格和企業員工晉級標準,共同構建課程體系;按照企業員工技術技能成長過程和工藝過程,融入企業標準、新技術、新工藝開發教學內容,形成教學單元。在教學過程中,以單元項目為載體,采用學做合一、工學交替教學運行模式,確保知識技能的掌握效果;按照“學徒分級制”方式,逐層考核過關、能力逐層遞進。
1.成立職教集團
在政府主導下,成立由行業、企業參與的職教集團,為現代學徒制的改革試點提供平臺,成立仙桃職業學院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協調處理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2.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立足仙桃,面向武漢“1+8”城市圈,服務富士和機械工業湖北有限公司的數控加工相關崗位,培養具有吃苦耐勞品質、團隊協作精神、節約環保意識等職業素養,能夠應用CAD/CAM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企業信息化平臺,具備數控加工程序編制、工藝設計、零件檢測、設備維護能力,能勝任柔性自動化數控加工崗位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3.聯合開展招生招工
依托仙桃職業學院“3+2”中高職數控技術專業,政校企三方聯動,共同組成招生招工專班,制定招生政策、獎助學金政策,為學徒學習就業提供支撐。企業在招工過程中,年齡適當、學歷適當、有志學習深造者經面試、考試考核篩選,注冊學籍,與企業簽訂學徒合同,接受企業、學校雙重管理。所有學員均具有“學生”“學徒”雙重身份,均享受學校、企業雙重獎助學金等優勢政策,都簽訂“校”“企”“生(監護人)”相關協議,真正做到入學即就業、讀書即上崗。
4.制定教學方案
在以職教集團為平臺,學校與富士和機械工業有限公司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探索與構建“校企一體、四雙驅動”的教學實施體系,即“雙身份、雙導師、雙環境、雙評價考核”,來保障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
學生同時具有“學生”“學徒”雙重身份,接受學校和企業的雙重管理;在教學中,形成校內專任教師和企業師傅的“雙導師”制,教師全程跟蹤,師傅密切配合;在學校、企業“雙環境”中交替學習;學校和企業共同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圍繞企業學徒晉級標準、職業資格標準,建立指標體系,形成校企共同參與的“雙評價考核”模式。通過邊實施、邊總結、邊整改,形成一個“四雙驅動”的良性循環教學體系。
5.課程體系的開發
課程體系構建緊扣柔性自動化數控加工崗位需求,遵循學徒晉級成長和認知規律,突出核心職業能力培養。具體是:
(1)明確崗位能力目標。充分調研富士和機械工業湖北有限公司柔性自動化數控加工崗位四級學徒工作過程,與企業共同解剖典型工作任務,歸納每級學徒典型的能力、素質、知識要求。
(2)明確學習領域。針對四級學徒崗位能力、素質、知識要求,融合數控車、數控銑、加工中心高級操作工以及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等工種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開發教學項目,以10~20課時為一個項目,1~2個項目為一個學習單元,1~2個單元為一門課程的靈活組織形式,構建與四級學徒對應的學習模塊。
(3)企業“師傅”參與課程體系建設。企業“師傅”根據企業典型工作任務,融入新工藝、新技術,與校內教師合作開發教學項目。同時根據崗位要求的變化和“學徒制”開展的情況,實時調整教學內容。
6.教學過程的安排
實施學徒分級培養。打破常規的教學時段,根據企業生產周期安排教學內容,根據崗位成長周期安排教學課時,將課程的教學分為若干個“企業頂崗、學校學習”的小循環,在校內以教師為主導,主要進行理論知識學習和一體化訓練為主要內容;在企業以師傅為主導,主要進行核心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培養職業素養,校內、企業教學活動交替進行,由學校、企業共同完成崗位達標考核后進入下一崗位的學習。具體安排如表1(P20)。
7.完善制度
(1)校企雙方共同制定相關標準。以柔性自動化數控加工崗位現實需求與未來發展需求為依據,在兼顧學徒個人發展需要的前提下,校企雙方從職業工作崗位任務分析入手,參照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標準,開發適應崗位育人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教學標準、核心課程標準、崗位標準、企業師傅標準、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及相應實施方案。
(2)政校企三方制定系列管理制度,為構建現代學徒制運行體制機制奠定基礎。一是制定協議,包括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協議,學校、企業、家長三方協議、師傅與學徒協議等。二是制定管理制度,包括《仙桃職業學院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校企招生招工一體化管理辦法》《教師聘用管理辦法》《企業師傅選聘培訓管理條例》《學徒工傷醫療保險管理辦法》等。三是制定考核標準,包括《學徒分級考核標準》《學徒學分管理條例》《學徒崗位績效考核及薪酬管理制度》《學徒晉級管理辦法》《優秀學徒評選及獎學金發放管理辦法》等。
8.獲取證書
在現代學徒制教學過程中,按照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四級學徒崗位標準對學徒的知識、技能、素質進行綜合評價考核。學徒達到“四級學徒”標準、獲得國家數控車工中級工等職業資格證書后,才能畢業。畢業時,可獲得富士和機械工業湖北有限公司技師技術崗位資格證書。
1.師資隊伍力量薄弱
還需進一步打造專兼結合、適應于現代學徒制的雙師素質教師隊伍。校企雙方需定期對企業兼職教師需要側重于教學能力、課程開發能力的培養;對專任教師需要側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

表1
2.課程教學資源不豐富
現代學徒制打破了傳統的知識體系傳授方法,在短時間內構建基于工作任務、工作過程的學習內容,難度太大,開發的教學資源不夠豐富。這些問題,需要專兼教師在實施過程中逐步積累,同時也需要學校、企業建立激勵機制。
3.政策支持力度不夠
成立職教集團,提供了現代學徒制培養的平臺。但是政府部門還需多方面協調,給予企業在稅收等多方面的優惠問題,減輕企業在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中的經濟利益問題。
參考文獻:
[1]李銘輝.英德現代學徒制教育方法及啟示[J].中國高等教育, 2014,(7):62-63.
[2]趙鵬飛,陳秀虎.“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2):38-44.
[3]王振洪,成軍.現代學徒制:高技能人才培養新范式[J].中國高教研究,2012,(8):93-96.
[4]楊敏.簡論英國現代學徒制及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18):16-18.
(編輯:郝嬋)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05-0018-03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課題“高職數控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編號:2014B511)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馮邦軍,仙桃職業學院講師,機電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機電一體化技術;陳中瑾,仙桃職業學院講師,數控技術專業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數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