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精設學生每天的語文課后練筆,本文從仿句、評文、選材學骨、育人多方面精當的設計練筆,力圖從有效的途徑,提高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語文素養;課后練筆;精心設計
我國新實施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是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精設學生每天的語文課程課后練筆,豐富語言積累、抒寫對課文的思想感受、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引導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仿句——訓練語言素材,豐富表達方式
語文,即語言、文字。可見,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多積累、多運用詞語,豐富詞匯量實在必要。如說明文《中國石拱橋》可就“( )的中國石拱橋”寫一篇小作文。練習圍繞說明對象的某一特征,多角度闡釋說明對象,并嘗試運用說明文嚴謹、準確的語言表達。
另外,還應關注這門語言文字的句式特點。強化對有關聯詞的復句、有修辭手法的句子和標點特殊句子等的仿寫。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里“不必說……不必說……”句式的練習。學生可以通過模仿名家語言,感染熏陶優秀文化,從而豐富學生自己的語言詞匯和表達方式。
二、評文——深思文章立意,弘揚人文精神
一篇好的文章,總是站在人文終極關懷這一高度觀照生活百態,文章立意往往是引人發省的,但是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不同生活閱歷、知識水平的學生也就會對文章立意的理解是深深淺淺、方方面面的。
比如說對于《老王》一課,有的學生緊抓“這是一個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怍”角度來理解全文,認為本文立意為呼吁關注像老王一樣的社會弱勢群體,學會善待他人,賦有同情心。有的學生查閱了楊絳文革時期的悲慘的遭遇,認為作為知識分子的楊絳在文革期間的遭遇比孤苦伶仃的老王更是令人心痛,而“同是天涯淪落人”的他們都能留有一顆善心,互幫互助,最是難能可貴,因此認為本文的立意應為呼吁大家學習他們即使身處不幸也要保存一顆“金子般的心”。還有的學生從楊絳的“愧怍”分析本文,認為立意在要先對別人好,才能讓別人對自己好,正所謂“好人有好報”好心換好心。
多元的解讀中,讓學生加深了對課文材料的理解和感受,培養了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弘揚了可貴的人文精神,引導他們形成積極的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選材——剖析文章材料,挖掘寫作素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法國雕刻家羅丹)而學生往往疲倦于欣賞熟悉生活中的人與事,寫作時自然也無處可寫。針對這種病癥,教師應剖析課本中的材料,喚醒學生自我生活經歷。
如《中國石拱橋》一課,可組織學生測量自己家鄉的橋,仿照文章第四、五自然段對趙州橋的說明介紹,從地理位置、修建時間、結構特征學習說明文的說明順序、仿照說明文的的語言特點,準確地介紹自己家鄉的橋。如學習《阿長與山海經》,可引導學生想想身邊最愛碎碎念,總是把孩子的事兒看得無比重要的人,寫寫她們平時都做了那些事、說了那些話。
四、學骨——分析文章結構,理清行文思路
文章的結構如人的骨骼,它組織著文章的素材和語言,以合理的順序凸顯文章主題。
說明文和議論文的結構有對照式、遞進式、總分總式、并列式。在學習《中國石拱橋》時,可以請學生仿照文章總分總的結構,從一般到具體的方法介紹說明對象的特點。
散文和小說的結構一般包括:一、縱式,即文章層次以縱向行式展開,包含時間順序、情感發展脈絡;二、橫式,即文章層次主要以橫向形式展開,包含空間順序和以材料性質分類;三、合式,即縱橫式,指文章層次以縱向和橫向相結合的形式展開。如《背影》一文,作者選擇情感發展脈絡,以“惦記背影”——“刻畫背影”——“惜別背影”——“再現背影”的順序,貫穿自己對父親背影的情感,水到渠成刻畫了一個步履蹣跚、身形微胖而細致入微、關心子孫的父親。
五、育人——關注學生身心,彌補教育遺憾
以生為本,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教育之重。而教學教育中往往有諸多的教育遺憾,語文課后的小練筆可為師生搭建交流的平臺,有效地彌補教育教學中的遺憾。
如每周安排一次的作文訓練為《致知心姐姐的信》,向老師說說心里話,分享自己的煩惱與快樂。如《致女兒的信》一課,和學生一起感受愛情的“無與倫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后,為避免學生以身試驗,耽誤學習,可以在練筆中“談談如何明智的看待感情”。
六、結語
葉圣陶說:“學生今天作某篇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出他今天以前所學的知識、思想、語言等方面的積累。”可見學生的課后練筆和學生的語文素養息息相關。本文從仿句、評文、選材學骨、育人多方面精當的設計練筆,力圖從有效的途徑,提高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黃可恭.采不盡的寶藏[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0(10)
作者簡介:李萌,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2013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育(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