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艷麗
摘要: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和發展,中職院校在提升職業教育能力上,更要堅持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策略,強化學科專業教育與技能成長的協同性,特別是在中職音樂教育實踐中,要從“知、能、行”三方面來增強學生的音樂素養,提升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關鍵詞:中職教育;音樂課程;音樂素養;教改對策
音樂教育在人的音樂聽覺、記憶、情感審美、節奏、旋律、和聲等諸多方面占據重要地位,也是構成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職院校在深化教育改革實踐中,要注重音樂教育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中的作用,積極拓寬音樂課程結構,引導學生從音樂審美中建樹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一、開展音樂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推進中職音樂教育改革,首先在從課程改革中來強化教育目標,推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其必要性表現在:一是優化音樂課程改革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隨著中職招生政策的不斷放寬,學生整體文化基礎較為薄弱,盡管在職業技能上突顯了學生的專業性特征,但走進工作崗位時,很多學生缺乏應有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眼高手低、抗挫能力弱等問題突出,多與學生的職業素養不高有關。二是優化音樂課程改革有助于順應社會人才需求,強化人才培養與崗位技能關聯度。在中職階段的音樂課程設置上,由于基礎性較強,學生在音樂素質和音樂美育上缺乏應有的學科視野,藝術修養相對欠缺,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更不利于學生對未來工作崗位就業的適應,因此要從時代發展與社會需求入手來優化課程結構,改革教學方法。三是優化課程改革是強化學生職業定位,順應就業導向的基本需要。中職音樂課程教學的任務不僅僅是培養音樂職業能力,還需要從學生的思想、文化素養、職業道德等方面給予提升,要滿足學生未來職業生涯規劃需求。
二、確立中職音樂課程改革目標
中職音樂課程教學改革要首先明確目標任務,找準人才培養方向。音樂教育是一門藝術,也是對人的思想、情感、態度、職業道德等多方面進行培養的過程,要發揮音樂教育在人的職業素養中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能夠發揮應有的教育價值。因此,明確課程改革目標,其主要內容有:一是要符合當前中職音樂教育知識性需求,能夠從音樂素養上提升學生的音樂技能,如器樂表演、聲樂演唱、舞蹈等方面的職業素質;二是要能夠促進學生情感、修養的提升,特別是從職業理想上,形成正確的職業觀和就業心態,滿足職業教育所提出的基本素養,如音樂審美、音樂鑒賞及非智力因素的協調發展。
三、改進中職音樂課程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從中職人才培養目標來拓寬中職音樂課程改革范圍,著力從學生的音樂素養上來提升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迫切需要從課程架構改革中來完善。
(一)注重課程結構優化,提升學生音樂素質
音樂課程教學是通過課程教學設計來完成,對于中職學生音樂素養來說,必然需要從優化課程組織上,兼顧學生的職業特點和發展實際。由于很多學生來自農村,其音樂基礎相對較差,在音樂課程理論教學上,抽象的教學內容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帶來厭學情緒。為此,要從學生需求分析入手,注重音樂課程知識點的重新組織,淡化理論講授,貼近學生職業崗位實際。如針對不同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傾向,來開展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通過滲透不同地域民族音樂、從民族音樂曲風差異性上來探討民族音樂的地域特色,從而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西北民族音樂高亢、豪放,南方民族音樂婉轉、悠揚等等,讓學生從中激發音樂好奇心,改善學習態度。
(二)強化音樂課程對學生情感藝術的培養
音樂教育不僅在于音樂技能的訓練,還要從音樂學習中對學生的職業態度、情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促進學生從音樂審美和音樂鑒賞中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如利用音樂的情感特征,讓學生從音樂鑒賞中來激發師生的共同情感,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水平;再者,通過對不同音樂作品的賞析,從聲樂、器樂等方面選擇廣泛的音樂體裁,歌劇、通俗音樂、流行音樂、地方戲曲等內容,借助于不同的音樂表現方式來增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參與性。拓寬第二課堂,從音樂知識的學習上延伸至音樂課堂活動。如組建音樂合唱、音樂劇社、中西樂隊等,從音樂藝術實踐中來豐富音樂教育內容,創造不同的音樂藝術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從中感知和領會音樂的魅力。
(三)強化職業需求,優化課堂教學互動
中職音樂課程教學改革是全方位的,在課程體系組織上,要從中職學生專業方向及未來就業實際,融入并滲透音樂素質就業,特別是在音樂文化、音樂人文精神培養中,要注重對學生思想、情感、態度的熏陶,抓住音樂鑒賞與音樂審美情趣的培養。如在基礎知識層面,注重對音樂音符、音高、節拍、節奏,以及音樂要素、音程、和弦等知識的學習;在音樂歌唱技巧上,要從歌唱的姿勢、呼氣、發聲、共鳴、咬字、嗓子護養及歌曲選擇上進行學習;在音樂史料知識學習中,要拓寬音樂史、音樂作品、音樂文化的學習,豐富學生的音樂藝術修養。中職音樂教育要體現職業性特點,要將學生的音樂素養與學生未來的職業成長相關聯,從課程改革及教學上,強調知識的運用。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統一,在師生共同參與中來完成。教師在課堂教學方法上,要不拘一格的創新教學手法,提升音樂學習趣味,并在課堂實踐教學上,激發學生的參與性,便于學生從知識的理解、認識中接受并掌握。如在節拍、節奏、速度的學習中,可以從傳統課堂教學走出來,以舞蹈方式來滲透節奏、速度知識,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節拍的交誼舞中來體驗不同節拍的差異性。同時,舞蹈教學活動的滲透,讓學生能夠從參與中體驗知識,在合作中加強理解。
四、結語
中職音樂課程教學改革還需要不斷拓寬范圍,特別是從未來人才崗位需求上,要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從工學結合中融入企業崗位技能和職業知識,讓學生能夠從實踐、實習中實習對音樂能力和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司家偉.中職學校音樂欣賞教學微探[J]. 職業教育研究. 2012(08)
[2]于文瑄.深化音樂課程綜合研究提升音樂課程文化內涵[J]. 畫刊(學校藝術教育).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