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銳波
[摘 要]在倡導新課改的今天,如何打造成功課堂成為重中之重.本文以初中數學教學為例,談談如何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主動參與;激發(fā)興趣;師生互動
質量是永恒不變的生命線,教學質量亦如此。課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陣地。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我們教師想方設法地誘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端正參與動機,提高參與能力,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具體做法如下: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教學要有質量,管理是前提。課堂管理的目的是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氣氛和環(huán)境,因此,課堂管理應該是雙方共同參與,課堂管理應具有強烈的民主性。教師在課堂管理方面應該寬嚴有度,只有廣泛尊重學生,聽取學生意見,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學生才有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這樣老師、學生的教與學才能一張一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強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是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因此,構建互動的師生關系和教學關系,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那么,如何在課堂上有效地實施師生之間的互動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在教學中,教師通過精心組織感性材料,將靜態(tài)的數學知識變?yōu)閯討B(tài)的探索對象,充分提供問題情境,為學生提出問題、回答問題打開思路,從而實現有效地互動。例如在教學“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 “今有雞免同籠,上有33頭,下有88足,問雞免各幾何?”激起了學生對探索新知的欲望,從而為師生互動埋下了伏筆。
(二)趣味誘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的動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
1.實例引趣。“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的教材的興趣?!苯虒W中可以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來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情趣。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教師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出一個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見過的車輪是什么形狀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車輪嗎?為什么?”“那么橢圓形也是沒棱沒角的,用橢圓形的行不行?”隨著這幾個問題的討論,學生對身邊的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新穎激趣。初中生對新穎的問題或新的教學方法特別感興趣。在教“整式的乘法”時,教師可讓學生隨意說出個位數字是5的兩位數,老師立刻說出這個兩位數的平方是多少。然后問:“如何用字母來表示這樣的兩位數?”“如何驗證教師的答案是正確的?”在這樣的氣氛中,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的積極性異常高漲。
3.設疑激趣。古人云:“學貴知疑”。教學中,恰當運用設疑藝術可以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思考的興趣。如何在教學中設疑激趣呢?
(1)在重點難點之處設疑。在教學的重點難點之處設置疑難,使學生知難而進,激發(fā)智慧的火花。例如,“余弦”和“正切”一課的難點是靈活運用三種銳角三角函數解決問題,如何通過師生互動突破這個難點呢?
如圖1,在△ABC中,∠C=90°,AB=100,∠A=43°,求AC的長。
由于受“正弦”知識的影響,學生普遍認為先算BC之長,再用勾股定理求AC之長。教師可以遵循學生的意愿進行解答:
這樣,學生既鞏固了正弦函數的相關知識,又體會到此種解法的復雜性,自然就會迫切地探求新的解法(本題用43°的余弦函數就可以一步到位),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學生思路容易堵塞之處設疑。在教學“正弦”時,教師先在畫板上任意畫幾個大小不一但有一個銳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讓學生分別計算30°角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在學生束手無策的情況下,教師追問: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個角是30°,你可以得出哪些結論?在老師的設疑點撥下,學生用設參數法算出并懂得30°角所對的直角邊與斜邊的比值都相同,從而順利地實現了“正弦”的教學。
(3)在“無疑”處生疑。如圖2,在四邊形ABCD中,AB∥DC,∠D=90°,AC⊥BC,AB=10cm,BC=8cm,求DC的長。
多數學生會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識進行解答。事實上學了銳角三角函數后,還可以先算出∠CAD的正弦,再利用正弦求∠CAD的對邊DC之長 ,即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在“無疑”之處巧妙生疑,讓學生感悟到相似三角形與銳角三角函數之間的共性。
(4)在容易混淆之處設疑。例如,在學習“坡度(或坡比)”這個概念時,學生往往將“坡度”與“坡角”相混淆。教師可以先出示兩座山峰的畫面提出問題:“哪座山的山坡較長,哪座山較為陡峭?”“山坡的陡緩程度可以用什么來衡量?”在學生認識“坡角”的基礎上,再引入“坡度”的概念,最后再探索“坡度”與“坡角”之間的聯系。
4.動手引趣。研究表明,大多數中小學生對既動腦又動手操作的學習活動有較高的興趣。在教學“圓錐的側面積”時,教師可以在組織學生動手剪扇形折圓錐的同時進行討論:“圓錐底面的周長是怎么形成的?”“圓錐側面的面積如何計算?”通過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5.競賽激趣。現代生理學研究表明,當前人腦的功能只有10%左右被利用,還有90%的潛力有待挖掘。引導學生開展一些競賽性活動,能促進學生用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比賽中,喚起學生的內驅力,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我們教師必須恰當應用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教學理念,以高超的教學能力和精湛的教學藝術,來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盡早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1.
[2]姜曙光.教師掌控課堂的技巧.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