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

【摘要】國家督學成尚榮教授指出:“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所謂智慧生存,實質上是一種幸福生存。”中職學校幸福課堂是指在進行數學教學時,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幸福的課堂中成長與發展。
【關鍵詞】中職學校 數學教育 幸福課堂
國家督學成尚榮教授指出:“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識教育,從知識走向智慧,從培養知識人轉為培養智慧者。所謂智慧生存,實質上是一種幸福生存。”中職學校幸福課堂是指在進行數學教學時,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幸福的課堂中成長與發展,讓學生因為收獲知識和學會感恩而幸福,讓教師因為給予對方和獲得尊重而幸福。
1.為何要在中職學校里上一堂幸福的數學課
1-1.職業學校開設數學課的必要性
職業教育就是培養學生做事,數學課程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取決于數學知識在該專業中的作用以及在專業技能實踐中的需要。數學教育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大量的數學基礎知識,還能學到數學的思維方法,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一些數學知識學生可能會很快忘記,但數學的思維方法、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卻得到了逐漸培養,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1-2.正確擺正數學課與專業課的位置
有人認為:學生將來從事的是以操作為主的工作,因此一些教師和學生在思想上都認為學生學好專業課就行了,從主觀上缺乏對數學的重視,沒有認清數學對專業課的影響,沒有擺正數學與專業學科的位置。再加上學生中學階段沒有打好數學基礎等種種因素,使得學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造成學生輕數學課而重專業課的現象,表面上看對專業課有利,實際上卻不然。很多專業課程都涉及到數學知識,學好數學是學好專業課的基礎。
1-3.尋找傳統的數學課堂缺失的幸福感
經常聽到職業學校的教師抱怨學生底子薄,基礎差,主觀能動性不強,導致教師自己也破罐子破摔,工作得過且過,這樣的數學課堂,讓人感覺不到一點幸福。究其原因,除了學生的一些問題外,還有教師自身的問題。可以講,很多職業學校的教師沒有更好地去研究學生,分析學生。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意識不到學生學習態度的不端正,不從學習態度方面解決問題,只是一味歸因于學生基礎差,腦子笨,這是不了解學生;還有的教師,總是大包大攬,很簡單的問題,學生完全可以自己學會,他卻花費很多時間不停地講解,反而在學生認知不足處一言帶過,這也是不了解學生……這樣的課堂,教師與學生的幸福感怎能落實?師生之道,必須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之上。學生入學基礎已成定勢,我們無需抱怨,只需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基本技能、掌握情況以及學習的態度、情感價值觀等,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他們的愛好有哪些,學習的興趣又在哪里,我們需要從多方面切入學生的閃光點,雖然效果因人而異,但只要師生共同溝通,共同發展,必能在課堂內外產生幸福感。
2.如何上一堂幸福的數學課
2-1.幸福的數學課堂需要科學的時間安排
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發現,緊張的動機和學習成績呈“倒U型曲線”,即焦慮水平過低,動機過低不能激起學習的積極性,但過強動機表現為高度焦慮和緊張,反而引起學習效率的降低,這一規律稱之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這一規律指出:學生較長時間處于較強烈的激動水平,對他們學習較困難的內容就會有干擾。
調查表明,在傳統的一節數學課中,學習的認知積極性呈現一個波形,最初的3-5分鐘,注意力不穩定,其后的20分鐘是一般學生進入注意力最積極的時期。下課前7-10分鐘,注意力有趨于逐漸衰退。這就需要我們去研究怎樣的數學課堂是科學的,是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利于教學效果提高的,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課堂獨有的美,才能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積極、有興趣的學習態度。
2-2.幸福的數學課堂需要形式不一的指導方法
根據最新國外研究顯示,傳統的教學課堂在不同方法的指引下,學習24小時后的平均保持率從5%——90%不盡相同。平庸的課堂講授在24小時之后,學生能繼續保持的知識只占講授內容的5%,“閱讀、試聽結合、示范、討論組、實踐練習結合”依次遞增,而學生學完后立即對所學內容進行運用,24小時候的保持率則達到了90%。因此,數學課堂里可以采用“提出問題制造懸念”、“給予線索指導閱讀”,“行動導向指引思維”等等方法,課堂效果就十分明顯。
2-3.幸福的數學課堂,是一個豐富多采的“小社會”
2-3-1.要創設多元活動場景,投其所好,組織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
讓每個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我們應從多方面出發創設符合學生個性的多元的活動場景,數學課堂里的多媒體,可以解決數學題繁瑣冗長的缺點,在舒緩的節奏里慢慢顯示,并配有適當的動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并適當激發學生其他方面的智能。
中職學校的數學課堂,也可以結合其專業特色,發展成崗位角色的演繹。學生解決一個應用問題就是解決一個專業或生活問題的縮影,大膽的讓學生去嘗試——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中心,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與協調人,遵循“咨詢、計劃、實施、檢查、評估”這一完整的“行動”過程序列,在教學中模擬出“閱讀已知,收集信息;找到關鍵,建立鏈接;結合未知,制定計劃;理清思緒,開始解題;認真檢查,注意實際;一題拓展,發散思維”的行動導向,讓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產生強烈的互動,讓學生通過“獨立地閱讀信息、獨立地制定計劃、獨立地實施求解、獨立地自我檢測”,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掌握專業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職業教育是一種“有目標的活動”,更應該強調通過“行動導向”來指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有所用,學有所得。
2-3-2.針對時間緊,任務重的課程特點,實施“任務引領”教學設計
我們職業學校教師要做的,就是把握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進一步優化與完善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每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創造適合他自己的最優化的學習方式。因此,在平時進行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時,不可能每次都照顧到所有的客觀因素,我們可根據教學內容和授課時間靈活調整,進行任務引領化的教學模式,以解題任務為線索確定教學設計,以考綱要求為依據組織課程內容,以典型例題為載體設計教學活動,以考試為參照強化解題訓練,保證課堂教學流暢進行。
2-3-3.充分發揮小團體作用,揚長避短,挖掘良好的人際關系
所謂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指能夠有效地理解別人并與人交往的能力,這一關系的核心在于與他人之間的“理解與交往”。應用到數學課堂上,我們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成立互幫互助的學習探索小組,在探索和創新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學會站在對方立場上理解別人,善于聽取別人的觀點,善于與人合作的精神,這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3-4.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的自信,堅信每個學生都有成才的潛力
世界上并不存在誰聰明誰不聰明的問題,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聰明以及怎樣聰明的問題,幸福課堂就是倡導學生的和諧發展,充分展現學生發展的潛能。數學課程的特點就是要多練多做,我們可以針對這一學科特征,建立數學題型的難度梯隊,由易入難,由簡入繁,給個別數學學習不占優勢的學生,更大的時間和空間,并適當的促進他們其他智能的發展。
2-3-5.嘗試不局限于課本,布置妙趣橫生的家庭作業
不拘泥于書本、不拘泥于形式的自主性練習和作業能使不同智力結構的學生的不同想法得以表現,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在不同層次上的提高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比如“二元線性規劃”教學內容中,可以留一份這樣的家庭作業:到附近的工廠、鄉鎮企業、商店、學校等作調查研究,了解線性規劃在實際中的應用,或提出能用線性規劃的知識提高生產效率的實際問題,并作出解答。可以小組合作,也可以獨立完成,把研究活動的成果寫成實習報告、研究報告或小論文,小組間共同合作,互相交流。可以預料到,學生的作業結果可能會不盡如人意,但只要他們用心了,我們就能發現閃光的地方,就應該給予他們正面的評價。正如專家所言:“假如學習不能用我們教他們的方式學習,我們就必須用他們學習的方式去教他們。”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的任務,不僅在于傳授學生必備的知識,而且也在于個人精神生活的幸福.”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努力將幸福還給學生和自己,幸福的數課堂是我們幸福一起開始的地方。
【參考文獻】
[1]曹才翰 ,蔡金法.數學教育學概論.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05
[2]楊茜,張獻偉.公平視閥下幸福課堂的構建[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