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成
摘 要: 在現代教育教學理念下,人們愈發重視與強調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教學規律,旨在培養出符合國家規格與質量的人才,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養。為了體現這種教學規律與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涌入了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與手段,微課正是在這種教學理念的影響下產生的。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與實用性。對此,本文論述微課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以期有效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微課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教學運用
近年來,在我國的義務教育教學中,互聯網、多媒體與計算機技術開始得到教育行業的廣泛關注與應用,實現教育教學與現代信息化技術的高度融合,確保課堂教學的數量與質量,而微課就是在這種情勢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教學模式,并逐漸成為一種教學手段進入小學數學課堂。所謂微課,即是以微視頻為橋梁,將教材中的教學內容與其他相關資源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與手段。那么,在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怎樣利用微課進行數學課堂教學?如何充分發揮它的功能與作用?這就是本文接下來需要探討的問題,希望通過以下幾點分析與闡述幫助廣大教師更好地理解與運用微課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運用微課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是現代教育教學的口號與理念。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對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有比較全面而系統的認識,能夠準確應用各種教學原則與德育原則,確保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綜合能力,促進教學效果的優化。而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微課無疑是一種理想的教學資源,通過教學實踐證明,進行數學翻轉課堂活動教學,充分利用微課教學資源,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為了實現某一教學目標,教師往往需要在課前制作好微課視頻,并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操作與播放,最終呈現出可供學生學習與應用的教學資源,逐漸讓學生接受與喜歡這種課堂教學模式。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與正方體”這一課時,組織學生課前分組討論課本教材并觀看微課中對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畫法與說明,讓學生對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有基本的了解與認識,同時也能掌握系統的文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容易受到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影響,尤其是在面積的算法過程中往往會漏掉除正面以外的其他五面,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加深和鞏固對這一塊的印象與操作,并以微課的形式重組與再現長方形與長方體、正方形與正方體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幫助教師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運用微課解決難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培養符合國家規定與質量的人才一直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與潮流,也是實現科教新國的基本途徑。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具有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與操作能力的學生已成為現階段的教學任務,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全面滲透教學課程標準外,還要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及創新能力。尤其是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往往會涉及一些學生難以準確理解與把握的知識內容,這時教師可以將微課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視頻講解與解釋的方式,為學生呈現出清晰、全面的解題思路與解題方法,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執教“對稱、平移和旋轉”這一課時,由于小學生尚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對這種抽象的平移與旋轉問題難以理解與掌握,這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與利用微課的教學優勢,在課上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出平移或旋轉的整個過程,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與體驗,不僅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這一過程的理解與記憶,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難題,更體現了直觀性教學的原則,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
三、運用微課課后輔導,縮小學生學習差異
由于受遺傳物質、環境因素、家庭因素、社會文化、個人主觀因素等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表現出差異性,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個別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教學內容,或難以更上教師的教學步伐,造成兩極分化的局面,難以使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發展,有悖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而微課的引入有效幫助教師解決了這一難題。在上課時,教師可以將課堂上所使用的微課教學資源上傳至網絡,或者將整理過后的微課直接發送學生,讓有疑問、有困惑的學生課后運用手機或電腦等電子設備反復觀看,逐步理解,這有效替代了文化程度低的家長對學生進行難題輔導。如傳授了有關“多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后,雖然部分學生知道了多邊形面積的公式運算方法,但對公式的理解尚不透徹,自己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課后學生就可以通過反復觀看“多邊形面積的計算”的微課視頻,進一步理解與體會。又如,在學習“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一課時,由于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還沒有得到發展,對各個平面的展開一時難以理解,如果教師將此制作成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反復觀看,相信用不了幾遍,大部分學生就會理解與掌握。再結合課后的任務練習,就能對相關知識進行熟練掌握,達到縮小學生學習差異的目的。
總而言之,微課擺脫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束縛,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它以微視頻為教學載體,實現了課前預習、課上釋疑、課后鞏固三者之間的完美結合,實現了將部分教學活動搬到家庭的夢想,密切聯系了學校與家庭之間的關系,對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梁培斌.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12:50-52.
[2]谷傳文.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18:68-70.
[3]玄建華.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教育,2015,Z1:89.
[4]陳雪丹.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5,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