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勇堅 梁卓 阮小枚
摘要: 中職學校應以職業能力為基礎的教育,學校應建設好計算機實訓基地,充分利用好實訓基地這個實踐平臺。本文從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指導思想、定位、框架構建、資金的籌措、實訓室建設與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六個方面進行闡述,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分析如何合理建設并充分利用好實訓基地這個實踐平臺。
關鍵詞: 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實訓基地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189-01
中職學校實訓基地建設是踐行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項目實踐教學為主線、以專業實訓室建設為基礎,以自主發展的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為重點,堅持校企合作,進一步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建成一批設備條件先進、管理科學,集教學、培訓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實訓基地" 的職業教育。中職實訓基地主要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中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我校借助國家大力扶持,自身努力,經過三年的建設,按照示范專業實訓基地的要求,整合改造原有計算機機房,組建新機房,按標準建設了計算機基礎應用實訓室、計算機多媒體實訓室、計算機網絡實訓室等包含11個計算機機房的"計算機實訓基地"。
1.指導思想
計算機實訓基地對于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來說特別重要,中職學生主要進行技能訓練,沒有實訓基地,很多知識只能停留在書本上,該基地的建成之后,就可以為企業培養操作能力強的計算機人才。 根據博白職校特點現有辦學特色,綜合考慮學校的發展規劃與發展前景,結合社會人才需求結構,從全校發展的角度深入分析,全面調查師生的實訓需求,計算投入與產出比例,把計算機實訓基地建設當作一個系統工程來做。
2.實訓基地的定位與主要功能
在收集國內外有關中職計算機實訓基地建設方案資料中我們學到,建設計算機實訓基地要全面分析,合理規劃。根據我們到企業調查、調研結果與學校發展規劃,確立計算機實訓基地的主要功能,從而確立基地規模,我校作以下幾種定位:
2.1 學生實訓的基地。完善、先進的實訓基地將為學生實訓提供場所,承擔校內外學生實踐教學和職業素質的訓導工作,在實訓管理的過程中,可引入企業管理模式,使學生一出校門就能適應企業的生產環境。
2.2 實現教師技能提高。實訓基地應該有一支理論知識豐富、實踐能力過硬的師資隊伍,具備相當業務素質的技術人員或培訓人員。通過專業實踐,教師可以了解自己所從事專業的生產、技術、工藝、設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在教學中及時補充反映生產現場的新技術、新工藝;教師也可帶著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向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請教,在他們的幫助下提高推廣和應用新技術開發的能力。
2.3 面向社會的職業技能培訓、鑒定中心和職業資格認證中心。建立先進實訓基地,有條件成為職業資格鑒定基地及職工崗位培訓或再就業培訓、農民工技能培訓基地。實訓基地依托學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可面向社會計算機工種的中級工和高級工鑒定任務,并成為職業資格認證中心。
3.實訓基地框架構建
我們要建設一個技術領先、功能完善、實訓效果好、兼顧科研及社會技術服務的計算機實訓基地。根據我校屬于縣級職業學校,學生基礎差不適合編程開發軟件專業開設,所以計算機專業設置為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應用、計算機應用技術、多媒體應用技術三大方向。
實訓室規模規劃,充分考慮學生班級最多人數、機器損壞及教師用機等因素,一般班級人數不超過45人,實訓室機臺數不少于50臺,留有10%的備用機臺。
4.實訓基地資金的籌措
經費問題一直是困擾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大難題,國家教育投入不足、投入分布不均衡,收費政策不一致等問題致使我們在建設計算機實訓基地時必須控制成本,權衡收支。為此我們要盡可能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采取多種途徑來獲得資金。
4.1 根據地區性差異,在政府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基礎實訓室可以引入社會力量進行建設,建成后利用課余時間向學生提供網絡開放,即正確引導學生上網,又增加課外實訓機會,也利于成本回收。
4.2 與國內各類計算機相關認證考試、水平考試認證機構合作,由他們在校內設立培訓中心,即能強化實訓基地建設,又能讓學生接受更多、更權威的培訓。
4.3 定單培訓,共建實訓室。對于急需專門人才企業,爭取給他們提供實習指導教師和設備設施,籌集部份資金。
5.實訓室建設與管理
計算機行業技術更新快,學校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精心設計了建設方案。每個實訓室的建設都是一個項目工程,按總體規格,結合現有設備情況確定建設目標,詳細列出設備性能參數、規格和數量,進行項目建設招標采購設備,不同功能的實訓室,電腦配置不盡相同。例如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室因為可以使用其它實訓室淘汰下來的設備(如主板,顯示器等)供學生進行維修練習、操作系統與應用軟件的安裝練習等,每年只需購置少數幾套市場上的主流設備供學生認識和分組練習使用,就能滿足學生循環實習所需,又能實現設備的不斷更新,所以成本最低。網絡實訓室的使用,可以先在基礎性實訓室內安裝模擬配置軟件,然后再在網絡實訓室中實戰練習,以提高實訓設備利用率。
在日常管理中,學校成立了實訓基地管理中心,全面負責管理實訓場地的建設、設備的正常運轉等,制定了面向教師和學生的規范完備的實驗、實習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工作職責等。配備一定數量管理員,如果條件允許,應做到一人一室(一個實訓環節、一個實訓功能區),并制定相應的校本實訓標準。在實訓中,保證至少三分之二的專業課依托實訓基地開展,至少二分之一的專業實訓課,實施項目教學。管理人員要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及時提出更新方案,配合任課教師完成實訓項目的設計與實施,組織實訓室課外開放,強化實踐教學。
6.師資隊伍建設
要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就必須具備一支理論功底扎實、科研和動手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為了提高師資隊伍建設,具體可以采取以下途徑:
6.1 強化實踐,提升實戰能力。專業教師要積極承擔實踐教學任務,在指導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和實訓教學中,盡量結合實際,真題真做。如網絡課程教師,必須先到實訓基地網絡實驗室實訓,待掌握了過硬的生產技術和取得一定的實踐經驗后,再上臺授課。對于一些專業基礎好、有事業心和上進心的青年教師,選派他們擔任實訓指導教師讓他們即從事生產又管理學生,在帶班中積累實踐經驗。
6.2 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或公司學習鍛煉。通過專業實踐,教師可以了解自己所從事專業目前生產、技術、設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在教學中及時補充反映生產現場的新技術;教師也可帶著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向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請教,在他們的幫助下提高推廣和應用新技術開發的能力。
6.3 積極引進相關企、事業單位中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教學能力的工程技術人員來做兼職教師,他們可以給學校帶來生產、科研第一線的新技術、新工藝及社會對從業人員素質的新要求。
總之,計算機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要從規劃、發展和管理的角度,切實提高現有設備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多渠道著手,全方位著力,探索實踐教學體系,走產學研結合之路,強化學生操作技能,提升其就業競爭力和個人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