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會
摘 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受應試教育、升學率以及重點高中的選拔等因素的影響,直接或間接地阻礙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更束縛了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淺談了如何改變這些現狀。
關鍵詞:緊扣課標;創新教學;尊重學生;注重體驗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面貌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在呈現教材的方式方法上,仍被束縛得很緊,這使得數學課堂教學理性特濃,感性特淡。學生埋頭做題、演算的題海戰術我們還在搞。礙于新課改,公開課和常態課走向兩個極端。學生從進入初中數學課堂的那一刻起,就與中考掛鉤了,我們的數學老師也大多為了提速,重解題、重結果、重視數學解題技巧的培養,這無疑淡化了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把數學課堂搞得無趣無情,這樣就造成了學生數學成績的兩極分化,形成了班級學生數學成績的不均衡,成績優秀的鳳毛麟角,一部分學生厭學,見到解題、數字就頭疼,數學老師太多的理性冷峻,數學課堂抒情成分幾乎為零,我們教師生怕占了學生做題的時間,所以,用所謂的“數學語言”給學生授課,要知道課堂上的學生都是熱血少年,他們最需要的是活潑而有情趣的知識課堂,數學老師要有激情,有詩人般的情懷和熱情,數學課堂要有溫度,數學教師要用智慧讓一串串數字、一個個字母有熱度,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產生豐富的想象,展現出非凡的創造力,能產生和積蓄理性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那么,我們數學教師應該如何更新觀念,構建數學課堂呢?
1.吃透課標,緊扣課標,尊重課標,注重初中數學課程的選擇性和靈活性。堅決摒棄題海戰術,杜絕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兩極分化。調查表明,初中生對數學課的興趣度十分低,見到數學就頭痛,犯有“恐數癥”的學生不在少數,到初中二年級有的學生已經對數學失去信心,不抱任何學習興趣,認為自己不是學數學的料。究其原因,一是我們的考試選拔制度倒逼學科教師重視培優,弱化補差。在課堂上,每個班對能升入重點高中的前幾名學生進行強化培優,對學困生徹底放棄,這樣就造成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失衡,課堂教學氛圍的不和諧,有的數學課堂干脆就變成了優生強化訓練的天地,教師演變成了“中考輔導班的老師”,這嚴重違背了新課標理念,與新課程背道而馳,課堂培養的是少數拔尖生,弱化的是大多數學生,造成課堂教學的不公平,進而演變成學校教育的不公平。教師為什么會使大多數學生失去對數學課堂的信心,使我們的數學課堂無情趣無吸引力,也使我們數學教師無魅力,使數學學習變得晦澀難懂。為了應對中考,拿所謂的學校的升學指標獎,學校也忽視對新課標的深入研究和實施,即使迫于上級的壓力,也是換湯不換藥。其次,數學教師的觀念轉變得慢,有的教師被學校譽為“校寶級的數學教師”,憑多年指導中考的經驗教學。所以,我們學校要強化教師進行新課標的學習,要下大力度嚴格要求教師吃透課標,緊扣課標,尊重課標,注重數學課程的靈活性和選擇性。
2.尊重學生數學學習的差異性,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智力差異等方面的影響,我們的數學課堂就出現了學困生,那么,我們教師如何對待這些學困生呢?特別是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影響學生數學成績的因素有很多,興趣、思維、空間想象能力等都直接影響著學生數學學習質量,我們數學教師要允許學生數學學習的差異性的存在,要把培優補差辯證地統一起來,充分發揮現代教學的先進理念指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充分動起來,讓數學課堂有溫度,讓數學課程獨具魅力,我想,這是我們數學教師必須做到的。這樣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才能使學生思維的翅膀充分張開,才能豐滿學生思維的羽翼。我們的數學課堂決不能只注重那幾個升入所謂重點高中有望的優生,而是要使每個學生的數學思維都得到充分發展。
3.數學課堂教學要創新,要注重學生的體驗,基礎教育階段的課堂應大力走向開放,尊重學生的天性。調查表明,十幾年的新課改,孩子在小學階段還很天真活潑,可一到了初中就變得悶悶無語,是什么原因?這與我們封閉的校園、封閉的課堂有直接關系。初中生的課堂基本上是封閉的,學生被“罐裝”在教室中,接受所謂的中考強化訓練,學生動手實驗,走出教室實踐的機會少之又少,所有的這些違背了素質教育新課改理念。例如,一節有關面積的數學公開課,教師把學生領出了教室,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學生頭一次走出數學學習的課堂,去體驗全新的數學學習的過程,他們能不熱血沸騰嗎?學習效率能不高嗎?可惜這樣的“行動”,只能出現在公開課上。
總之,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任重道遠,要創造性地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在保證有效教學的前提下,深入研究課程、教材、學生,向靈動、開放、民主、公平的高效課堂邁進。
參考文獻:
向智亮.初中數學教學瑣議[J].科學咨詢,2009.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