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慶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發展,情境教學法逐步成為一線教師實踐和研究的熱點問題。情境教學法的運用,讓我們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在一定程度上亦提高了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有效運用情境教學法展開論述,希望能進一步激發初中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信息技術;運用;學習興趣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問題情境”對于作為思維主體的學生而言,在其內部條件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一定的問題情境創設能夠促使思維的產生。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在思維的形成過程中完成的,思維的初始是發現問題,更是促進更好思維產生的動力。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就變得非常重要。
一、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問題情境創設的原則
(一)誘發性原則。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要能保證所創設的情境能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起學生的思考。所以,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最好能給學生心理上造成懸念,來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帶學生進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使學生產生積極思考的欲望。
(二)合作性原則。時代要求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團隊精神和合作的能力,讓他們學會交流和分享,在欣賞自己的時候,學會欣賞別人。在信息技術課堂里,是最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合作精神的,教師在創設情境的時候,要考慮充分利用小組合作來學習,讓每個小組積極認真快樂地交流、協作,一起去克服學習中出現的困難。
(三)沖突、和諧統一原則。在創設問題情境時,不僅注重教師與學生的合作交流,讓學生踴躍發言提出問題,讓課堂“亂”起來,讓課堂“活”起來,還要追求教師和學生的思維發生碰撞,讓師生互相啟發、引導,達到融為一體、和諧共振的境界。
(四)層次性原則。在信息技術課堂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要明白認識事物的過程是由簡到難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教師所創設的問題情境也必須要遵循這個規律,盡可能地根據學生的實際經驗和認知,架設好學習的框架,有層次和梯度地讓學生漸入佳境,激起學習的熱情。
二、情境創設的方法
(一)創設游戲情境導入。游戲情境導入,往往能夠激發初中生濃厚的興趣。針對信息技術教學,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年齡特征,盡可能創設一些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如有可能,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編寫Flash游戲。針對Flash設計,表面上看很復雜,其實操作起來比較簡單,采用多媒體編輯就能實現,而這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根本就不存在問題。因而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在課前幾分鐘讓學生玩玩相關的Flash游戲,接著引導學生探究游戲本身,最后教師鼓勵學生自己去開發,自己去設計,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有益的。
(二)借助合理質疑來發散思維,創造學習氛圍。提出疑問就是思維的過程,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愛因斯坦認為:“提出問題總是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有可能只是一種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以及從新的角度看舊問題都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這就要求任課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和愛提問的習慣,引導學生不懂就要問。特別是激勵學生不要拘泥于書本和對老師的話深信不疑,而應該敢于質疑,勇敢提問,不斷探索學習的樂趣。作為任課老師,設計讓學生耳目一新但難易程度適當并且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根據學生認知現狀,有針對性地切入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誘發他們探索的興趣。還要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發散思維,引導他們不斷探究問題。
(三)結合合作學習運用情境教學法。新課程標準倡導我們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合作學習法亦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以《信息技術與我們的生活》為例,在正式教學階段,我要求同學們針對“信息技術如何改變人們的學習生活方式”這一問題展開合作學習和討論。在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同學們討論的非常激烈,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在同學們合作討論完之后,我要求各個小組派一名代表進行發言。在同學們發言的同時,我也對各個代表的發言進行歸納和分類,并對他們未提及的領域進行了必要的補充,尤其是人工智能領域。為了增強同學們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了解,我還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機器人跳舞的視頻,不僅增強了同學們的直觀感受,更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四)問題情境的創設必須充分做好出現問題的預案。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案是建立在對學生已有的經驗的估計上的,但是只有真正地通過教學活動,教師才可以對學生的經驗做準確的判斷。如果在課堂上,學生對教師設計的情境的反饋活動與教師所設計的料想的結果不一樣,那么教師應該及時對教學做出調整,使教學能夠對學生的現有的經驗進行歸納和引申。所以說,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教師必須充分做好出現問題的預案。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創設好的問題情境是課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徑,它能模擬生活,使課堂教學更加接近生活,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加強感知,突出體驗。它對學生需具備的與信息技術課中的新知識有關的預備性、基礎性、相關性的知識與能力進行測評,調整學生,使學生處于接受知識的最佳狀態,為學生構建新的知識鋪路搭橋。
信息技術課程,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網絡道德,激發他們課后自己去探索。通過創設情境,不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