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龍江
摘 要: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而且分數比例也是很大的部分,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環節。對學生來說,作文是很頭痛的部分,很害怕寫作文,聽作文課也是懵懵懂懂的。同時,作文也是令教師很憂心的一部分,小學作文是學生剛開始寫較長的文字,而且還要語句連貫,這樣的程度對小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批改作文也會感到很費力,無法修改,甚是無奈。通過幾年的作文教學經驗,針對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問題進行簡短的討論一下。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問題;作文教學
一、小學語文作文中出現的問題
傳統的語文教學是從小學中段開始進入語文作文教學的,但初期的效果不是很好。小學生在語言的駕馭方面還很稚嫩,簡單的語句連貫性不好。可以看出小學生的語文功底不是很好,觀察能力也不好,更沒有組織語言的能力,寫出的作文存在前言不搭后語等問題。下面舉例幾個典型的問題:
1.小學生觀察少,缺乏寫作材料
觀察是引發寫作欲望的源泉,人們在觀察的過程中很享受觀察對象帶給的刺激和觸動,從而引發大腦的寫作欲望,這種欲望會引導大腦進一步思考。觀察是獲取寫作材料的渠道,任何寫作都是來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寫作中說明類或描述類作文要求表現事物的形態、特征、形狀等,這些都是通過觀察得來的。針對小學語文作文的描述作文淺談一下觀察的重要性。
我給學生布置一篇《我的爸爸》的作文,要求學生用簡單的文字描寫自己的爸爸是什么樣的。小學生要寫自己的爸爸,那么就必須先觀察自己爸爸的外形、日常生活中說的話、做的事情、爸爸對自己是怎么樣的、對家人是怎么樣的等,這樣才能寫出文字來。
2.文字的積累少,語句不通暢
語文作文是把口頭語言進行整理加工后形成書面語言,而學習書面語言要求小學生要先說一個完整的語句,而語句的完整性要求學生要認識一定量的文字。只有認識一定數量的文字,并理解文字的基本含義,才能順利的閱讀書籍,才能積累一定量的語句和詞組。詞組的積累是要從小開始的,所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小學一年級就要開始重視并進行作文教學的。從學說一句完整通暢的話到造出一句完整的文字句都是學寫作文的開端。例如描寫爸爸的語句,一個學生這樣寫道:爸爸很大,爸爸很高。這個學生在描述上過于簡潔和單調,其實可以加上一些修飾的詞語再連貫一下。由于小學生的詞匯量很少,他們在描述時沒有這些概念,所以寫出來的語句就覺得很可笑。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我們要耐心地教學生記憶一些寫作詞匯,尤其是修飾詞匯,讓小學生刻意積累一些詞匯,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能夠熟練使用。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
以上是粗略淺談了一下小學生語文作文中的一些問題,以下就問題提出幾個針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方法,以期共同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水平。
1.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鍛煉觀察事物的能力
小學作文教學一直被限制在教師告訴學生寫什么樣的作文,這是一種硬性的要求,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也是對學生智慧的禁錮和他們個性的抹殺。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比如讓他們時常寫隨筆,把他們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事寫下來,不要求多優美的文字語句,只是簡單的敘述事實。就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當時的感想,讓隨筆體現他們自己的性格特點,形成自己的個性風格。從上文中的問題來看,學生認識生活的水平較低,從作文教學過程來看,教學過程與學生生活是不聯系的。對作文教學,教師應該豐富學生的生活,讓他們能從觀察事物的過程中尋找樂趣,從而形成寫作興趣。平時我們要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并有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好的人和事。比如經常組織學生集體出游,去觀察大自然的美好,朗讀描寫大自然的語句;觀察鄉村街道的建設和變化;觀察小區的人們的生活形態等。
2.培養學生的文字積累,加強語句連貫的鍛煉
就上文中提到的小學生作文語句啰嗦、詞匯少的問題,通過一定量的訓練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閱讀是獲取詞匯和訓練作文最便捷的通道。通過閱讀可以讓學生步入書海,接受文化的熏陶,儲備大量的知識和詞匯、語句。小學生的閱讀一定要簡單,通俗,再配合教師的耐心講解進行培養。小學生的記憶力是很好的,在這基礎上可以多讓小學生背誦課文中的一些語句和段落,但前提教師在教學這段落時要講清楚一些邏輯,再配合抄寫這些語句。學生記憶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出好的作文打好了基礎,能夠讓他們有話說、能表達出來、有詞可用。
在上文中提到的寫寫隨筆,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寫日記的好習慣,這也是練習的最好途徑。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寫作水平。比如組織學生出游后,讓學生寫一篇游記日記;組織學生出去植樹等活動,用日記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等。
參考文獻:
[1]陳紅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小議[J].新課程:小學,2014(3).
[2]李榮銘.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互動情景教學策略[J].黑河學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