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宏
摘 要:運用工學交替“滾動式”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本文結合作者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工學交替“滾動式”教育教學模式的實踐,闡述了工學交替“滾動式”模式的優點和應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工學交替“滾動式” 汽車運用與維修 實踐 問題
筆者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于2014年秋季學期開始進行工學交替“滾動式”教學模式的嘗試。在實行工學交替“滾動式”教學模式之前,學生第一、第二學年都是在學校學習,只有在頂崗實習的時候才接觸真實的工作場景,所以在頂崗實習時給企業輸送的基本是半成品,學生崗位適應能力較差,學生需要較長時間適應崗位。為改變這樣的狀況,尋找三贏的合作模式,學校試行第一學年在校學習基礎理論,并進行基本技能操作,使學生有一定的基礎技能;第二學年重點學習專業核心課程,并安排學生到合作企業見習,通過企業與學校緊密合作,通過這種滾動式的教學,學生可以將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技能與企業的實踐操作融合起來,在不同的崗位鍛煉獲得技能,更使學生對汽車維修這個職業有了具體的認識和感受,有助于學生學習目標的準確定位,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工學交替“滾動式”教學模式試行兩年來效果比較顯著,但也存在不足,現就取得的成效與存在的問題談談筆者的看法。
一、措施
1.基本概況
橫縣職業教育中心是國家級示范校建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是學校的重點建設專業。專業成立初期,每年的招生人數在200人左右,經過幾年的建設,目前專業每年招生人數已經超過了400人。目前,與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建立長期合作的本地企業有金山車飾、宏運汽修廠、佳能汽修廠、中駿汽車銷售公司、廣達汽車銷售公司等14家。由于學生人數的增加,學校的實訓設備與工位嚴重不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校開展了工學交替“滾動式”的教學改革。學生第一年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與簡單的操作技能,第二年輪流到合作企業學習一個月。通過這個模式,既解決了設備不足的問題,也為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2.課程設置改革
為使學生全面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學校進行了“模塊化”教學,第一學年的專業課程共有四個模塊,即汽車基本技能實訓、鉗工實訓、汽車發動機實訓、汽車底盤實訓等模塊,并采用項目教學法教學。第二學年的專業課程共有七個模塊,即汽車發動機實訓、汽車底盤實訓、電控發動機實訓、汽車電器實訓、汽車美容裝飾實訓、車身噴涂實訓、車身修復實訓等模塊。第二學年的課程實施工學交替,第三學期學生開始到企業頂崗實習8周。這樣讓學生對職業有了具體的認識和感受,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學生。
3.改革考核評價體系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根據反復實踐,建立了由以下兩部分組成的新型學生考核系統。
(1)校內模塊考核管理辦法。校內模塊的考核由實習指導教師實施,根據學生學習態度、團隊合作、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等方面的表現評定學習成績。在學生成績中,基本知識占20%,基本技能占50%,學習態度占10%,團隊精神占10%,創新精神占10%。
(2)企業模塊考核管理辦法。企業模塊成績根據學生頂崗實習成績、實習日志和實習心得等綜合評定。實習成績由帶隊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共同考核:帶隊教師根據學生的出勤、勞動紀律等表現進行評定(占總成績40%);企業指導老師根據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創新精神、團隊協作等表現進行評定(占總成績60%)。學生實習成績評定等級為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企業指導教師和學校帶隊教師共同把評定成績填寫在學校統一提供的學生實習考核表中,并寫出評語。學生返校后向專業教學部提供實習考核表、實習日志、實習心得等資料,根據以上資料給出學生企業模塊成績。
4.與企業深度合作
目前,學校的校外實踐基地主要有廣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中駿汽車銷售公司、佳能汽車修理廠、金山車飾等企業。學生在企業見習, 相當于把課堂換到了真實的工作場景中。老師把學習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見習時完成,如更換輪胎、換機油等任務。企業的師傅同樣也是學生的老師,學生在學校學習時遇到的問題可以與企業的師傅交流。老師每天會到企業與學生、師傅交流,共同學習探討。通過這樣的方式,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更加緊密了,改變了過去放羊式的頂崗實習模式。
5.加強師資隊伍培養
為了適應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學校采用請進來、送出去的方法,即請企業專家到學校里來進行授課,把教師送到企業進行鍛煉。讓企業專家把實際工作經驗傳授給教師,讓教師把企業的先進技術帶回學校。專業教師從14人增加到24人,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90%,培養了2名專業帶頭人和6名骨干教師。專業教師每年到企業實踐的時間達到3個月,從2014年開始,先后有16名教師參加了國培和區培。教師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二、取得的成效
1.學生專業技能水平明顯提高
工學交替“滾動式”教學模式極大地提高了汽車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在歷年南寧市技能大賽中,學生分別在汽車維護、汽車鈑金、汽車涂裝、汽車維修技能、汽車空調等項目榮獲一、二等獎。在2015年南寧市中職學生技能大賽中,學生獲二級維護比賽二等獎,汽車涂裝、汽車空調、汽車鈑金、汽車獲得二等獎。在2015年廣西的中職學生技能比賽中,學生代表南寧市參加了汽車營銷比賽獲三等獎,農機維修比賽獲得三等獎。
2.專業人才培養數量、質量明顯提升
近幾年,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本專業在校生達600多人。在人數增加的同時,學生的素質并沒有下降,而是每年都在提高。學生汽車維修中級證考試通過率達到95%。學生在畢業時除了拿到畢業證,還有技能等級證。在學校每年舉行的就業雙選會上,畢業生供不應求,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三、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工學交替“滾動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雖已初見成效,但由于實施的時間較短,還存在學生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學生考核方法有待進一步改進等問題。
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要求學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但是由于縣城的汽車維修企業往往規模不大,能容納的學生數量最多十個人,且地方分散,很難實現統一管理,班主任只有在學生下班返校后集中他們,布置班級工作、打掃教室衛生等工作。而且當學生在企業實習時,容易心理松懈,個別學生曠課上網,去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學校中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差,而有的企業對學生的管理過于松懈,放縱學生,學生無法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老師布置的任務學生是否完成,只能通過老師與師傅的溝通才能了解。有的企業因學生實習時間過短而不愿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見習結束,考核很難做到真實有效。這些問題都是在工學交替“滾動式”教學中所遇到的。
參考文獻:
[1]丘喻芬,諶怡秋.職教人才培養新模式:工學結合?半工半讀[N].廣西日報,2007-2-23.
[2]張煉.國外產學研合作教育的發展及其給我們的啟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周平秋.完善半工半讀制度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J].交通職業教育,2006(9).
[4]滕業方,馬洪霞,許昆鵬.高職院校工學交替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