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玲花
【摘 要】情境教學法通過將具體的生活情境與抽象的數學知識相結合,可以起到深入淺出、化繁為簡的教學功效,是一種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實驗對比顯示,將情境教學法引入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以后,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破解數學教學難題、融洽師生教學關系,具有十分巨大教學價值和十分重要的教學意義。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數學;教學創新
數學是一門兼具抽象性、復雜性、應用性的學科。在初中這個數學學科由易轉難、由簡入繁、承上啟下的特殊階段,如何優化教學課堂、創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是每個教學工作者都必須面對的課題。作為一名從事數學教學**余年的工作者,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情況,擬對情境教學法的教學實效性進行粗淺研究,以及對教學改革創新有所裨益。
一、情境教學法的定義和主要特征
情境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具體性、生活性、啟發性的場景,引起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幫助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分析解決問題、提高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早在春秋時期,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就提出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學思想,成為情境教學法的濫觴。在現代教育實踐中,許多專家學者和優秀教師也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實踐,為豐富教學方式、推動教學改革做出了許多貢獻。大量實踐證明,情境教學法尊重課堂教學的基本規律、注重學生主觀能動力的發揮、契合素質教育的核心要求,是一種科學創新的教學方式。
二、與應試教育模式下的填鴨式教學相比,情境教學法有以下三大主要特征
1.以人為本,育人以情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而不是考試的機器。與傳統教學方式突出理性之上、知識第一不同,情境教學法首先考慮的是學生的主體性,強調以人為本、育人以情,將德育、智育、美育融合于教學之中,從而使學生不僅掌握知識,更能形成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全面發展。
2.尊重規律、科學合理
情境教學法以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為基礎,利用特定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探索欲望,不僅符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的一般教學規律,也遵循了人類認識事物的普遍思維規律。筆者在課堂教學中也發現,情境教學比單純的知識講解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而且教學效果也十分顯著。
3.立足創新、著眼和諧
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下,不僅學生學得寡淡無味,老師也教得不勝其煩,很容易造成教學過程中氣氛死板、效率低下、師生對立的局面。情境教學法則不同,其本質是通過教學要素的創新設計優化了學習環境。在這種教學環境中,教師通過創設符合學生思維特點、充滿美感和智慧的情境,以“情”為紐帶、以“境”為載體、以“趣”為突破,實現了師生之間在教學目標上的有機統一,在教學關系上的和諧一致。
三、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設計應用
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實踐,對于突破初中階段數學教學的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初中階段,數學學科逐步由具體變得抽象、由簡單變得復雜、由淺顯變得深入,對學生的思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少學生反映,即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還是跟不上老師講課的節奏,掌握不了核心知識,導致出現越學越沒信心,越學越沒興趣,最后干脆放任自流的現象。因此,如何兼顧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數學的學科規律,成為突破初中數學教學困境的一個核心問題。而情境教學法則是為數學教學創設具體化的生活場景,通過將具體的生活案例與抽象的數學知識相結合,來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理解數學的思維。因此,將情境教學法引入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創設情境、探究討論、解決問題、評價反思的教學四部曲中,創設情境是情境教學法的核心環節。問題情境的創設要遵循三個基本原則:一是服務教學的目的性。創設問題情境不能天馬行空,必須服務于數學教學,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為出發點。二是循序漸進的適度性。創設問題情境要難度適中,讓學生能夠“跳一跳、碰得到”,避免因為難度過大而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三是知行結合的趣味性。創設問題情境要能夠把數學知識點和生活實際情況有機結合,多以一些新奇、有趣的問題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使學生能夠學得津津有味、趣味盎然。
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創設問題情境:
1.通過生活實例創設問題情境
比如在講授“一元一次方程”課程時,筆者就結合生活實例創設了這么一個情境:世紀聯華和歐尚兩大超市為迎接“十一”國慶,都采取了促銷活動:世紀聯華是全場商品打9折,歐尚超市是滿500元送50元優惠券活動,在標價相同的情況下,到哪家超市購物更加實惠呢?果然,這一問題提出以后,學生們覺得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立刻開始認真思考,很快得出了答案?!耙辉淮畏匠獭钡闹R要點也就在這種“數學生活化、情境數學化”的教學過程中深入學生腦海中。
2.借助實驗參與創設問題情境
比如在講授“勾股定理”這個知識點時,筆者就特地設計了一個如何利用升旗繩測量學校旗桿高度的問題情境:假設旗桿高h米,把升旗繩放到與旗桿底部齊平的地方打一個結,此時繩子結點到頂端的長度也是h米;然后把升旗繩斜著拉直到某一點A使之與旗桿形成一個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打一個結點,這時只要測量出A點到旗桿底部的直線距離(假設為a米)以及兩個結點之間的距離(假設為b米),就可以利用勾股定理h2+a2=(h+b)2就可以計算出來了。同學們一聽就十分感興趣,并在下課后興致盎然地前往操場實地實驗,“勾股定理”的核心知識點也就在學生們的親身實驗參與中得到了學習和領會。
3.講述趣味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比如在講授“有理數的乘方”這節課時,筆者就特意在上課前給學生們講了著名的“國際象棋”的故事:“古時候一位發明家發明了國際象棋,國王為了獎勵他的發明,愿意滿足他一個愿望。發明家表示,國際象棋有64格,國王在第1格里放1粒米,此后每一格里都放前一格2倍數量的米粒,直到64格全部裝滿就行。國王表示完全沒問題?!边@時筆者就開始啟發學生,國王是否能夠滿足發明家的愿望呢?學生們在好奇心驅動之下紛紛拿筆計算,結果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在這樣的一種故事情境啟發之下,筆者無需講解相關知識點,學生們就對有理數的乘方產生了十分深刻的理解。
此外,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問式答疑等方式創設問題情境,也可以多種方式優化組合充分發揮情境教學法的教學優勢,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情境教學法的實效性分析
為量化評估情境教學法的實效性,筆者還特地向學校管理層申請在自己所教的兩個班級進行教學實驗對比。兩個班級學生人數相近,學習成績水平相仿,教材、習題、試卷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其中一班采用情境教學法(以下簡稱實驗班),另一班采用傳統教學法(以下簡稱對照班)。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試驗之后,兩個班級在返校考、期中考、期末考等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對照班學生的考試優秀率和合格率維持原有水平,而實驗班學生這兩項指標都有了較大提升。這充分說明情境教學法在提升學生學習成績方面實效性明顯,具有十分巨大的教學價值。學生們的積極反饋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采用情境教學法之后,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課堂氛圍活躍了,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良好風氣開始在班級蔓延,數學不再是他們談之色變的恐怖學科。筆者也深刻地感受到,將情境教學法引入數學教學之后,抽象化的知識難點可以通過具體化、生活化的場景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傳授,課程變得好上了,師生關系也變得更加和諧融洽。
五、結論
情境教學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注重學生積極性和學科規律性的有機結合,是一種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創新。無論是教師學生的直觀感受體驗,還是教學實驗的量化數據對比,都充分展示了情境教學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成績、融洽師生教學關系等方面的巨大教學價值。因此,我們應當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積極大膽引入包括情境教學法在內的一系列教學模式創新,不斷探索實踐,來為突破數學教學困境、推動數學教學改革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奚基尚.新課標下初中數學創新性教學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24.
[2]徐陳新.初中數學情境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才智,2009.4.
[3]董珊珊.試論初中數學興趣課堂的構建策略[J].神州,2014.15.
[4]沈正中.情境教學法在一次函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方法,2011.11-13.
[5]張偉俊.數學情境教學有效性的實驗與思考[J].中國數學教學,2012.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