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強?牛紅云

摘 要:本文簡要闡述了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現狀和食品行業的人才需求情況,重點分析了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的職業領域和就業崗位,對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的職業崗位能力進行詳細探討,為專業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食品營養與檢測 就業崗位 職業能力
課 題:本文系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高職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JG2014020249)研究成果。
一、背景
食品工業關系國計民生,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經過3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我國食品工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從1997年至今,中國食品行業的產值始終在GDP總量中占第一位。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增加值增速在6.5%左右;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6萬億元,同比增長6.5%;按照GDP增速年均6.5%左右、食品工業年均增長7%的指標測算,“十三五”主營業務收入將達到16萬億元以上。
與此同時,我國食品安全的形勢也非常嚴峻,三鹿“結石寶寶”、臺灣“塑化劑”、雙匯“瘦肉精”等事件在國內外都引起了震動。為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國家實施六大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其中包括加強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強制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食品生產企業的食品實行強制檢驗制度等。徹底改變了我國食品安全的現狀,需要一批高技能、高素質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
二、食品營養與檢測技術專業所對應的就業崗位分析
調查發現,食品企業所需的專業人才中,生產操作人員、銷售人員的需求很大,筆者僅針對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所對應的就業崗位和職業能力進行分析。
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的職業領域主要涉及食品營養開發配餐設計、食品檢測、食品安全與質量管理和食品加工企業,具體就業崗位(群)見下表。
食品營養與檢測技術專業所對應的就業崗位主要是食品企業化驗員、品控員、一線操作工、營銷員和營養咨詢配餐師等。食品化驗員主要從事食品檢測與分析、食品營養分析評價、對食品原輔材料進行質量檢驗、對半成品和成品進行質量檢驗等,需要學生具備食品理化、衛生、食品生產、質量管理體系方面的檢測與品控等專業能力,掌握食品檢測國家標準及操作規程,掌握抽樣的原則與方法,熟悉食品相關標準與法規,并能夠對檢驗結果進行判定與處理。食品品控員主要從事產品線或工藝步驟的聯機系統運行命令、狀態判斷,按操作規范和標準指導、檢查質量、規格并糾正偏差,需要具備的專業能力包括:掌握食品企業生產的基本流程、熟悉食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方法和原則、熟悉HACCP在食品企業中的具體運用。公共營養師主要從事公共營養指導和營養配餐工作,需要具備營養咨詢與配餐能力的專業能力。食品營銷員主要從事銷售推廣、市場信息調研采集及制定市場開發方案等工作,需要具備的專業能力有設計調研報告并組織實施市場調研、設計銷售渠道并進行有效管理和與經銷商有效溝通。
三、食品營養與檢測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專業職業崗位能力分析是專業建設的重要基礎,需要在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構建專業的課程體系。在調研中筆者發現,除了專業技能外,各種崗位對于心理素質、團結協作、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要求都是比較高的。課程改革已由傳統理論為主、實踐為輔,轉變為理實并重、技能培養為核心,在課程中也注重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但是從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來看,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在學生的職業生涯和人生成長中更加重要,如何培養身心健康、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學生,如何使學生具有更強的社會適應力、責任感、不斷成長的自我學習能力、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現的創新能力,這在未來專業建設中是需要進一步從素質教育體系角度深入研究的問題。
人才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完善的過程,在專業建設過程中,要進行持續調研,跟蹤市場需求,了解行業發展動態,掌握人才成長規律,以實現人才培養的實效性、持續性和開放性。
參考文獻:
[1]楊新泉,江正強,杜生明等.我國食品科學學科的歷史、現狀和發展方向[J].中國食品學報,2010(10).
[2]姚勇芳,莫慧平.高職食品營養與檢測國家重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12(4).
(作者單位: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