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鳳
【摘 要】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針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自己的實踐,探索了實施高效課堂應該注意一些問題,包括轉變教學觀念,精心設計導學案,探索高效課堂策略等。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思考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高效課堂的實施成為必然趨勢,然而我校地處農村,生源不斷減少,學生基礎又差,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面對這種現狀,我校實施了新課程改革。各地區、各校的高效課堂中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很高,課堂氣氛特別活躍,教師的教學理念決定其教學方式,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
什么是高效課堂?高效課堂就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達成一定程度的教學效率或效果的課堂。在嘗試、探索中,結合我校“四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即“自學—助學—導學—測學”,而且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同時,認識到實施高效課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
實施高效課堂要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服務”為宗旨,這樣才能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才能使學生熱愛學習,自主學習。我們教師要以學生學好為主要目標設計教學,而不是以教師教好來設計教學。但是在農村學校,不少教師落后的教育思想嚴重阻礙了新課程改革,所以我們要轉變教學觀念,充分考慮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遵循數學教學的規律,以人為本,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生活積累,讓他們親身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所以,數學教師應堅持“先做后學,先學后教;少教多學,以學定教”的課改原則,讓學生自主學習,動手實踐,合作學習,展示成果,讓學生做課堂的真正主人。例如,在學習《展開與折疊》時,我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棱長是10厘米的正方體和剪刀,讓他們把正方體剪開,展成平面圖形,再向學生提問有多少種展開圖,并讓學生分組討論各圖形的特征,然后作出分類。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將圖形一一展示,再在小組內討論總結圖形的特征,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之中,成為了課堂的真正主人。
二、精心設計導學案
設計導學案的關鍵就是設置恰當的問題,其中問題的預設、生成、合作探究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流程。教師在編制導學案時,要緊扣數學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內容,抓住教材的精髓,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設計問題要有梯度,有層次;表述要具體,指向明確,能夠指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本,主動預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首先,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熟悉課本內容,掌握每一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其次,要熟悉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設計出高質量的導學案。在內容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結構設問,選準切入點,啟發引導學生,拓展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能力;在方式上,教師要根據設置的問題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儲備,將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例如,在學習《分式方程的應用》時,對于“某商人將自己的十幾間鋪面出租,每間鋪面的租金第二年比第一年多200元,所有鋪面出租的租金第一年為6.6萬,第二年為8.4萬元,利用方程求出這兩年每間房屋的租金各是多少?”這一問題,部分學生不知如何解答,因此教師可以將問題細化為三個小問題,如:
(1)通過觀察,你能試著找出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嗎?
(2)根據這些等量關系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3)你能運用方程求出這兩年每間鋪面的租金各是多少?
這樣將問題分解,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并使他們逐步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三、探索高效課堂策略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合作討論,探究問題。同時,在課堂上教師要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自己去經歷、去探索,再與小組同學團結合作,互相幫助,先小組內交流學習,說出自己的思路方法,然后再全班交流。由于數學知識抽象、晦澀、難懂,很多教師固執地認為:“我講了,學生都不會;我不講,學生更不會”,因而不敢放開學生,讓他們自學。俗語說得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因為家長放得開,孩子才會逐步獨立生活,擔當家庭重任。因此,教師也要放開學生,放開就是解放,就是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就是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只有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他們的內驅力才會被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才會高漲,他們的思維才會活躍,在進行合作討論時才會積極主動,才能產生思維的碰撞,形成一個團結高效的學習集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建設高效課堂,關鍵要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能力,讓他們能夠勇于展示個性,展示風采,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只有打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才敢于爭論,積極參與;才敢于展示自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打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首先,要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尊重、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對于學生理解晦澀難懂、抽象概括、計算復雜、推理繁瑣是數學知識至關重要。教師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對學生寬容、理解、信任,就會讓學生熱愛老師,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其次,教師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挖苦學生,這樣,當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就會暢所欲言,積極討論,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成果。因此走近學生,相信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重要條件。
數學高效課堂沒有固定的模式,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數學教學工作者積極探索,不斷實踐,勇于創新,打造高效數學課堂。作者為農村中學數學教師,我們要根據農村教學的實際,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探索,優化整合,力爭構建真正適合自己的高效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2004.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楊崇群.數學課堂練習的設計;知識窗(教師版).2011.4
[3]吳申華.淺議如何構建農村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基礎教育參考.2013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