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琴
【摘 要】接地氣的政治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把握,同時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及思想的引導都有積極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加以強化。
【關鍵詞】高中政治;貼近實際;分析研究
政治教學在有些教師的眼中難度較大,學生聽得枯燥乏味,教師講得蒼白無力。針對這樣的狀況,廣大教師一定要強化教學研究,讓教學工作更接地氣,對教學成效的提升將會產生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筆者在政治教學中注意從教學方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活動以及教學情感等方面綜合著手,以更接地氣的方式組織開展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教學方案設計要接地氣
有些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直接下載網絡教案,或是運用發行的成品教案組織教學,這樣的教學容易陷入水土不服的狀態。雖然有些教案的設計非常華美,但是和學生的實際狀況不吻合,本地的資源也沒有能夠充分利用,這就導致教學工作不能體現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吻合、和教學工作實際吻合這樣的效果。筆者在解決這一方面問題時注重優化教學方案設計,首先認真研究教學的對象,研究學生認知基礎,研究他們的興趣興奮點等等。通過這樣的方法使政治教學工作無論是內容還是方法的選擇上,都更加貼近學生發展實際,和學生的興趣度保持吻合。其次筆者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中,選擇教學內容經過了精挑細選,除了教材中的內容之外,還有機的穿插一些學生生活中的內容,讓他們對政治教學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這樣的教學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投入。由此可以看出,教學方案的設計更接地氣,有利于緩解學生學習中的枯燥感,有利于提高教學工作的針對性,從而使政治教學向著更加高效的方向發展。
二、教學內容補充要接地氣
政治教學內容無論是經濟規律還是政治規則方面,只要選擇與學生生活比較接近的內容,對增強教學成效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筆者在教學中注意將教材中的一些內容,特別是蘊含的規律與學生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結合起來,以更加淺顯、更加直觀的方式揭示經濟發展規律,讓學生輕松的掌握相對比較深奧的內容,這也是教學內容更接地氣所產生的直接效果。例如在價格變動的影響內容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搞清楚市場需求和價值這兩個方面的因素及其關系,專門選擇了本地發生的一些事例,結合教材內容組織開展教學。例如本地某汽車企業因為銷路不暢,生產的某品牌小汽車從最初的12萬元降到了8.5萬元。筆者引導學生分析降價的原因,那是因為市場供大于求,競爭格外激烈,市場需求導致企業只能采取降價的方式應對競爭。筆者話鋒一轉又引導學生分析,既然市場需求不旺、競爭加大,為什么一臺車不能降到3萬元,原來這是另一個因素價值在影響著汽車的定價。通過這種淺顯的形象的直觀的案例補充,并且選擇的案例都是學生身邊發生的真實事例,幫助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得到了進一步加深,可以看出選擇一些更接地氣的內容充實到教材之中,有助于增強政治教學的形象性。
三、教學方式選擇要接地氣
政治教學是選擇直接講解的方式,還是選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式,這些差異將直接影響教學的實際成效。筆者在教學工作,注意選擇一些學生更感興趣、更容易接受,也更能激發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式,讓政治課堂變得更加豐富生動。例如在民主選舉: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準確把握中國民主的方式意義以及操作流程,在班級開展了模擬競選活動,以差額選舉的方式開展競選。每一位候選人都要上臺講述自己的施政綱領,最后由全體學生模擬選民進行投票,這種教學方式將課堂簡單的說教變成了趣味活動引導,在活動中把握相關要點、加深理解。這樣的教學活動更能夠為學生所接受,學生也會表現出更加濃厚的興趣,教學的效果得到了顯著增強。由此可見,教學方式的選擇更接地氣,可以讓課堂以更加高效的方式運轉,在師生之間形成更加有效的互動,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教學活動開展要接地氣
政治課堂上,教師的教學工作特別是配合講解而開展的一些活動,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要能夠激起學生情感與思想的共鳴,要能夠讓學生在感同身受的氛圍中分析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課教學中,筆者首先組織了廣泛討論,要求學生結合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列出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不正確的消費觀。每一種錯誤的消費觀都結合具體的案例,學生可以自主的發言表達,他們對這些不正確消費觀的認識將會得到顯著增強。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對這些不正確的消費觀念進行分析,指出其危害性在哪里,有著什么樣的不足。最后組織大家討,應當樹立怎樣的觀念,結合到具體的生活應當怎樣做。這種開放式的討論,讓學生感覺到讀政治內容的研究更像是談家常,更像是討論大家所熟悉的話題,更像是大家一起在聊天,不知不覺中對不正確消費觀念的危害性有了全面的認識,對怎樣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也增強了理解。這樣的教學活動更開放民主、更接地氣,既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其中,也提高了實際理解效果。
五、教學情感滲透要接地氣
在政治教學中滲透一些情感,這是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結合高中生身心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感知,以更接地氣的方式進行思想與情感的滲透教育,將會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習慣。在促進小康社會經濟發展一課教學中,筆者除了從大的方面宏觀角度進行分析之外,還引導學生從自己家庭條件入手,回憶自己小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家庭條件,現在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條件,無論是家庭存款的變化、住房條件的變化,以及家用電器、通訊設備、交通工具的變化,這些都可以體現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體現出人民生活水平更加富裕,體現群眾的幸福指數在不斷攀高。這些方面的教育引導,擺脫了過去空講道理的狀況,以學生自己感受得到的生活,以他們家庭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實惠入手,更加深切的感受到黨和政府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群眾得到了怎樣的實惠。思想教育蘊含于這些具體生活的感悟之中,蘊含于學生的分析思考之中,不用講空洞的口號,學生就會受到深刻的教育。由此可見,接地氣的思想情感滲透不僅成效好,而且方式也非常巧妙。
綜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廣大教師一定要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設計教學和組織教學,在巧妙的教學布局中完成思想能力與情感的三維目標。
【參考文獻】
[1]劉祚柱.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哲學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04)
[2]林文樹.試論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J].時代教育,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