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軍
【關鍵詞】 數學教學;課堂提問;特點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3—0105—01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課堂提問是主要的課堂交流活動,是增強學生課堂教學效果和幫助教師達到教學目的的重要手段。恰到好處的提問可以發現學生認識中的矛盾,引起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調動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恰當有效的課堂提問絕不是教師“突發奇想,隨手拈來”的,而是經過一系列精心準備設計的。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有效的課堂提問應具備的四個特點。
一、課堂提問的目的性
課堂提問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如課堂組織的定向性提問、了解學情的摸底性提問、學習方法的指導性提問、知識理解的啟發性提問、觸類旁通的發散性提問、歸納總結的聚斂性提問、溫故知新的復習性提問等。教師應根據不同目標設計相應問題,安排好提問順序,所提問題應該為課堂教學服務,每一次提問都應有助于啟發學生思維,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對舊知識的回顧,有助于實現課堂教學目標。通過這一問題要解決什么,達到什么,是為了啟發學生探索的欲望,還是引導他們獲得新的知識,教師必須要心中有數。
二、課堂提問的延續性
每一堂課都有一定的教學目標,要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提問一定要遵循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提出的問題不僅要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思考,而且還要注意將學生的學習逐漸引向教學設計的目的。
例如,教學“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關于速度定義的認識,是學生認知的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筆者設計了這樣的問題:1.當路程和時間都不一樣時,你如何判斷誰跑得快? 2.告訴名稱,并通過解決問題來歸納速度與路程和時間的關系。3.你們剛才求的是什么?
三、課堂提問的趣味性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歌德曾經也說過: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生動、有趣的問題能喚起學生思考的熱情,能讓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課堂提問也是如此。因此,課堂提問一定要有趣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學“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一課時,其中速度的定義和單位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突破此難點,筆者創設了龜兔賽跑的情境,使其具有趣味性,從而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課堂提問的嚴謹性
課堂提問必須嚴謹。提問不嚴謹,不僅會讓學生的思維出現斷層,課堂出現冷場,還會給學生留下一個錯誤的初步感知,不利于其后續數學知識的學習。
例如,“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一課中,當速度定義還未歸納清楚時,在課前導入中就出現了“誰跑得最快?”在課堂練習中出現“誰完成練習得最快”等等。這些不嚴謹的教學語言,使得學生不能從自身理解的角度歸納出嚴謹的速度的定義,對速度有了不明確、誤導性的認知,對下面速度定義的教學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五、課堂提問的自覺新
課堂提問的最高境界是教師給出一個問題后,學生能夠從這個問題的角度延伸出許多新的問題,并對這些新的問題充滿了探索熱情,自覺地提出問題,并主動分析解決。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營造和諧氛圍、適時評價引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例如,教學“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一課時,在導入環節,筆者拋出這樣一個問題:“你們在生活中如何比較誰跑得快?”這樣一個開放性的提問,引出了“路程相同,看時間”、“時間相同,看路程”兩個結論,很自然地導出了本節課的重點:“路程不同,時間不同,比速度”。
總之,課堂提問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特別是在當前追求素質教育的情況下,如何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功能,如何使課堂提問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起到應有的作用,這都需要教師仔細研究,認真思考。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