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香
【關鍵詞】 數(shù)學教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3—0106—01
小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數(shù)學的學習,是學生今后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基礎。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那么,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呢?
一、加強對算法和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對算法多樣化教學理念的片面認識,出現(xiàn)了一味追求多種算法,而忽視算理探究的問題,這值得我們反思。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算法是解決“怎么算”的問題,即計算法則;算理是解決“為什么這樣算”的問題。因此,計算教學時,讓學生清晰地理解計算的算理,使其真正掌握計算的算法。筆者是這樣做的:應以清晰的理論指導學生掌握計算方法至關重要,使其理清并熟練掌握計算方法、運算性質(zhì)、運算定律以及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
二、切實加強口算訓練
在課堂中,一般采取下列步驟進行口算訓練:1.讓學生先口算出結果;2.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口算方法,對良好的口算方法及時給予肯定。有時對同一題目,還可問問學生有無別的口算方法;3.最后教師對口算方法給予解釋和強調(diào)。除教材中的口算題目外,教師應該再精心編制一定數(shù)量的、涉及多種口算方法的練習題,在自習課上讓學生反復練習。教師要把口算訓練穿插于整個數(shù)學教學的全過程之中,使口算訓練經(jīng)常化、長期化,為學生數(shù)學計算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礎。
三、加強練習是提高計算能力的法寶
只有在掌握了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加強練習,才能夠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才能夠悟出計算的訣竅,從而全面提升計算能力。當然,應該講究訓練策略和訓練方法的多樣性,以免造成學生的枯燥情緒。訓練的方法要多樣,筆者采用了以下方法:
1.提高聽算、看算的能力。堅持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學校里每節(jié)數(shù)學課之前都有聽算或者看算練習,還有專門的口算練習冊,每周保證了一定量的口算練習。單項的計算筆者也根據(jù)學生掌握的情況重點練,對于學生難掌握或易錯之處突出練習。學生周末在家時也可鼓勵其進行形式多樣的口算練習。
2.對比練習。在教學中,筆者將易混易錯的題目放在一起,讓學生區(qū)分比較。通過有目的的練習,使學生糾正錯誤,以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教師要及時評價學生的作業(yè),幫助其及時糾正錯誤。
3.改錯練習。筆者將學生作業(yè)中的典型錯題進行收集,讓學生“會診”,當“錯題醫(yī)生”,說明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并糾正過來。
四、勤于練習,善于總結記憶
多做一些練習,學生會無形中提升計算能力,同時不斷地總結,哪些題怎樣計算才簡便,自己在哪方面還比較薄弱。通過練習,各種題型的計算方法能胸有成竹。當出現(xiàn)類似的題,就能用最短的時間計算出來,這就是熟能生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計算過程中,如不順利(計算出來的數(shù)值很大、復雜等),那往往是自己搞錯了,就得去檢查,看看計算方法是否正確,數(shù)字是否看錯、寫錯,每一步的計算是否正確等。
五、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許多學生計算法則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會發(fā)生錯誤,主要是缺乏嚴格的訓練,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培養(yǎng)認真審題的習慣。審題時要求做到一看、二畫、三想、四算、五查。一看就是看清題中的數(shù)字和運算符號;二畫就是在試題上標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想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筆算,是否可用簡便計算等;四算就是認真動筆計算;五查就是認真檢查。
2.培養(yǎng)認真演練的習慣。在四則運算中,要訓練學生沉著、冷靜的學習態(tài)度。碰到數(shù)字大、步驟多的計算試題時,要做到不急、不燥、冷靜思考、耐心計算。即便是簡單的計算題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則口算,不能口算的應注意認真進行筆算。演算時,要求書寫整潔、格式規(guī)范、方法合理。同時,強化學生規(guī)范打草稿的習慣,以保證計算的準確無誤。
3.培養(yǎng)細心檢驗的習慣。學生在計算時要做到絕對萬無一失,不出差錯是不可能的。教師要教育學生養(yǎng)成計算后認真檢查演算的習慣,把檢驗當作計算題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檢驗時要做到耐心細致,逐步檢查:一查題目中數(shù)字是否抄錯,二查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是否有誤,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