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輝
【摘 ?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中學歷史課程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新的教學目標的提出,教師需要跟隨改革的前進步伐,改進傳統的、固有的教學方法,不斷進行教學方法方面的探索,而創新教學在該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歷史 ?創新教學 ?開放性 ?活躍性 ?主動性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10
高中歷史對于處于這個學習階段的學生而言不僅僅是一門課程,同時也對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學習本民族悠久歷史,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提升學生整體素質和民族文化修養方面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伴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化,高中歷史老師在課程教學方面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而突破傳統,進行創新教學無疑是現階段提升歷史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創新教學旨在扭轉傳統教學模式中僵化、繁復的部分,改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從根本上改善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現狀。而創新型教學從開放性、活躍性以及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方面來說,的確有著傳統教學所無法企及的教學效果。同時,在改進教學方式,豐富課程內容以及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方面都有著很大的作用。
首先,歷史課程創新教學中的開放性,旨在扭轉學生對于歷史課程的固有印象和偏見。在很多學生看來,歷史知識是刻板而循規蹈矩的,書本上的知識也是背背就算了,只要花點時間進行死記硬背,就可以在考試中取得高分。而實際上,歷史課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識,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發展歷程中的精髓和重要歷史事件的編織以及總結。這些歷史知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本民族歷史和文化,在某些現實問題處理上,更是可以有多重理解和靈活多變的解決方法。對于學生們而言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可以以史為鑒,指導個人的學習與生活,某些歷史問題,也激發學生關于歷史的思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歷史時期的具體需要來重新思考、發現該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不同歷史作用及影響,能拓寬學生的視野。進行開放性的歷史課程教學,能使學生能夠更加客觀、全面的理解歷史問題,把握歷史人物。
例如,在講解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時,既要使學生理解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積極作用,又要使學生看到太平天國運動的局限性以及領導人洪秀全自身的狹隘性,而不是使學生的視野只關注于該農民運動本身。同時,也可以以此為契機串聯起我國歷史上其他重要的農民起義運動,可以將《天朝田畝制度》和其他農民起義中制定的各種制度聯系起來進行探究,從而形成以點帶線,以點帶面的知識體系,在學生腦海里形成關于該類問題的知識網絡,而不是像之前一樣凌亂孤立的知識點,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其實這種開放性還體現在對于歷史結論的總結與思考中,在學習歷史知識時,應該使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而不是只滿足于對于書本知識的背誦上,從而加強學生的思辨能力,改善歷史教學的模式化缺陷。例如,在講解鴉片戰爭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這次戰爭中,中國戰敗的原因都有哪些,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又有哪些,使學生在歷史課堂上進行靈活多樣的討論與思考,而不是像之前一樣只是以課本內容作為唯一的答案,使學生體會到歷史學習的樂趣。
其次,歷史課程的創新型教學還要充分調動起課堂學習的活躍性,擺脫傳統歷史教學中課堂古板、死氣沉沉的教學現狀。由于歷史課程本身的特性,有些歷史知識難免會給學生帶來乏味、枯燥的學習感覺。因此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過程中,先應該從自身做起,在進行備課時,不只滿足于課本以及教輔材料上的知識,更應該查閱歷史資料,從不同方面豐富課程內容。例如教師在備課時可以搜集一些與本節課程內容相關的歷史事件、歷史故事和歷史圖片合理地穿插在教學內容中。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該堂課程的印象,更可以很好的扭轉學生們對于歷史課程的看法,使他們了解歷史并不是教科書上所寫的那樣古板,而是貫穿于過去的歷史生活中。教科書上面的教學內容只是提取了歷史生活的精華部分,教師在課堂上補充的故事和歷史事件,能更大限度地使學生了解歷史,使歷史課程鮮活生動起來。例如,在講解辛亥革命時,就可以適當的穿插關于孫中山和其他革命領導人的生平故事,革命過程中的小插曲等,從而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提高教學質量。
最后,歷史課程的創新型教學還在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改變之前傳統教學中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使得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課程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歷史學習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了解本民族的歷史脈絡,同時也應使學生在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身上得到啟發。從而提升學生的個人素質,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例如,在講解抗日戰爭這一部分歷史時,教師可以通過放映歷史圖片,抗戰電影等手段,使學生更加形象的了解到戰爭的殘忍以及對于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創傷和打擊。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更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使學生主動地掌握關于該時期的歷史知識、歷史事件。這樣相比較只是簡單的向學生講解課本內容,讓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而言,學生的學習效率一定會大大提升,并且收獲的也并不僅僅局限于書本所講的歷史知識,而是對于國家和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從而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以及學生的個人修養。
在講解其他歷史知識時,教師可以從一個故事,一首歌曲等小的、有趣的方面入手,以小見大,使歷史知識在充滿趣味的情景之下鋪展開來。這種教學方法能使學生認識到歷史知識除了存在于課本當中之外,更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可能一首歌曲,一個成語,一部電影就是一段歷史的縮影,從而使歷史學習從課堂上有限的幾十分鐘延伸到學生生活的每一個層面。這樣,歷史學習便由被動轉變為主動,由枯燥轉變為一種樂趣,學生的這種主動性學習在使他們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的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此可見,高中歷史的創新型教學需要教師們走出課本的局限,延伸自身的視野。只有教師們加強對于歷史事件的認識和理解,調動各方面的因素豐富歷史課程的教學內容,才能充分改善歷史課堂的傳統教學模式,提高歷史課堂的問題探索方面的開放性、課堂氛圍的活躍性以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