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芬
【摘 ? ?要】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存在許多弊端,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等方面得不到發揮,導致學生對物理課的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則給物理課堂帶來全新的面貌,多媒體以圖片、動畫、視頻、音樂等以各種表現形式滲入、融合于物理課堂教學,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展示出物理教學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多媒體 ?物理教學 ?科學創新 ?優化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15
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因此,合理的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優化物理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多媒體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特征,它所創設的教學情景,具有激發興趣、啟迪思維,展現認知過程的功能,為物理課堂教學的現代化提供了強大、良好的教學平臺。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會加深學生的興趣,并由此主動去探究問題根本,尋找答案。人的情緒和情感總是在一定情境中改變的,在教學中不妨創設各種情境場景,讓學生在不同的氛圍當中開心地學習。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枯燥的物理公式趣味化,抽象的物理概念具體化,深奧的物理現象淺顯化,死板的規律形象化。
初中物理中有些物理現象和變化過程不容易觀察,僅僅用語言的描述很難讓學生形成清晰的概念,這種想象往往成為學生學習物理的障礙。而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對學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很多學生對聲的產生和傳播過程難以理解,我們用計算機做成一個演示動畫課件,通過播放的模擬音叉的振動,放大的空氣波的疏密變化展現給學生一個直觀的聲波形成過程,形象、逼真,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光的反射和折射規律、平面鏡成像的原理、磁體的磁場等章節的教學中都可以用這種方法。這樣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利用多媒體能創設愉悅的物理課堂情境
在一節物理課的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學生在這個時候看到有趣的東西,注意力就會快速集中,進入到學習狀態。利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創設,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聲、像、光、影的世界里調動感官,產生探索欲望。另一方面也能夠放松精神,緩和緊張氣氛,讓學生能夠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在這個時候教師如果能夠稍加點綴,就會受到非常理想教學的效果。
在講授《電路》這一節時,學生對于電荷移動形成電流的概念,理解起來非常困難。制作相應的課件,把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過程進行模擬放大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對這一知識點很容易的理解。多媒體的使給學生直接感知,觀察物理現象創造了條件。把抽象的規律和概念形象化,突出了事物的重點和本質,便于學生觀察和思考。利用多媒體學生通過觀察、視聽及人機交互,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學信息,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使課堂生動、活潑,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體現因材施教原則
多媒體網絡資源為中學物理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學情和基礎借助網絡平臺提高物理教學的趣味性和針對性,以此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在講“浮力的應用”一節中,學生對用鐵制成的輪船能漂浮在水面上,以及潛水艇可以實現上浮和下潛,飛艇和熱氣球升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時教師應趁熱打鐵,趕快布置一項任務在“百年樹人”網中,查找這方面資源和素材,只見學生眼睛盯著顯示屏,手拿著鼠標,全都不亦樂乎地忙起來,這邊同學查到了輪船浮在水面的原因,也知道了“排水量”,那邊查出了潛水艇靠改變什么實現上浮下潛的。一節課下來程度不同的同學收獲不同,有的看了輪船航行的圖象,有的弄清了飛艇升天的原理。有的觀看了“曹沖稱象的動畫剪輯”弄清了其稱象的原理,有的還觀看了潛水艇浮沉的視頻講解。以及密度計、降落傘、飛艇無線通信等等。在這種寬松的環境下學生沒有任何思想包袱,使智者更智,愚者開竅,學生在享受獲取知識喜悅的同時,沒有誰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真正落實了“因人施教”的教學原則。
四、多媒體教學老師要當好“導演”角色
師生互動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因此,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時,教師依然是教學的主導,學生依然是教學的主體。多媒體技術不管有多先進,它只是一個輔助教學的工具,永遠不可能代替老師在教學中的位置。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這個多面手的作用,引導學生思考和探討。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精心設計課件,做的課件和學生的有機統一。隨著課件的播放,層層深入的引導學生去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師要處理好現代媒體和傳統媒體的關系
現代媒體具有信息量大,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刺激等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功能和比較優勢,但是課堂上不應一味追求使用現代媒體。老師應該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制作或選擇優秀的適合的教學課件,適“度”地應用多媒體。這樣不但可以豐富教學手段、大大簡化教學環節,增加知識量,而且能夠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有趣,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多媒體為主的輔助教學手段的應用不能喧賓奪主,教師更不能產生依賴心理。否則,教師、學生都變成了計算機多媒體的奴隸,這樣將會大大影響物理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要將傳統的教學手段與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為物理教學提供更大的幫助和支持,充分發揮不同教學手段的優勢,提高學生創新能力。適時而用、取長補短,使物理課堂的教學達到最優化。
參考文獻
[1]董延輝.論多媒體輔助物理課堂教學的反思《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年11期.
[2]周分鴻.利用多媒體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中學理科園地》.2014年2期.
[3]高志軍.多媒體在物理課堂的優勢《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1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