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晗



摘 要 基于行動導向教學理論基礎,以武漢工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為例調查了學生實踐教學滿意度,分析了當前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構建了工商管理專業的能力素質模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于行動導向的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 實踐教學 行動導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8.018
Abstract Based on the action oriented teaching theor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management major in Wuhan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for example investigated the satisfac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teaching,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competency model, based on this proposed based on action oriented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management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practice teaching; action-oriented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滿足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需求應運而生的,它的辦學理念和發展定位既有別于“研究型”大學,也有別于傳統的“學術型”普通本科院校,而是指將自身類型定位于應用主導型,將發展目標定位于培養直接面向市場和生產第一線的高級工程或管理應用型人才的服務應用型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也指出新辦本科高校應向應用型本科發展,改變新辦本科高校遵循學術型人才培養的老路,實現新辦本科高校向本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的轉型。影響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因素很多,其中實踐教學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雖然應用型本科院校大都重視實踐教學,但實際上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將以武漢工商學院的工商管理專業為例,探討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研究改革的問題。
1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武漢工商學院(以下簡稱W學院)創建于2002年,原為中南民族大學下屬的二級學院,于2011年轉設為普通本科高校,轉設后校名為“武漢長江工商學院”,成為首批12所成功轉設的院校之一,2014年更名為“武漢工商學院”。武漢工商學院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于2014年獲批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校的實驗教學水平和能力在同類高校居于前列。
W學院的工商管理專業目前的實踐教學內容包括課程實驗實訓和集中實踐教學兩大部分,其中課程實驗實訓又包括公共基礎課實驗、學科基礎課實驗、專業基礎課實驗、專業課實驗等4個部分。該專業現行的人才培養方案對應的實踐教學環節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實驗、學科基礎實驗、專業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專業實驗和綜合實驗等6類實驗,以及軍事訓練、認知實習、教學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5類集中實踐教學。這樣的體系基本照搬學校轉設前所依托的母體高校,教學的內容、方法、手段也和傳統的公辦高校基本一致,沒有適應時代的發展和應用型高校的特點。
1.1 實踐教學認知調查
為了了解W學院學生對于實踐教學的真實態度,我們對工商管理專業2010級~2013級學生進行了滿意度調查。問卷的設計主要參考了張同廟(2011)、文靜(2013)的相關量表,使用了其中部分題項,并根據本研究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得到了我們調查的量表(如表 1)。問卷通過問卷星平臺發放,總共獲得了254份有效問卷。收集的數據使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了信度、效度檢驗,均符合要求。
1.2 調查結果
1.2.1 實驗教學必要性
通過對W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調查,學生們基本能夠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有81.89%的學生同意“我認為實驗教學在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是必要的”,但是在問及“我認為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互獨立,自成體系”這一問題時,仍然有高達33.07%的學生認為“很同意”,表明學生不能清晰地判斷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之間的關系。
1.2.2實驗教學滿意度
在問卷中,實驗教學滿意度從三個方面進行評價,分別是課時滿意度、內容滿意度、設施滿意度。
通過表 2可以發現,超過60%的學生認為專業課的實驗課時和總的實驗課時不足。總的來說,我校實驗課時非常不足。
通過表 3可以發現,超過50%的學生認為公共課、專業課實驗教學內容是不適合的,接近65%的學生認為實驗課對充實專業知識有幫助,55%的學生認為實驗課對就業有幫助。總的來說,我校實驗課內容不能讓學生滿意。
通過表 4可以發現,只有約45%的學生認為我校的實驗設施、電腦設備、實驗器材等滿足教學需要,而有54.33%的學生認為實驗室空間大小合適,58.27%的學生認為桌椅設施合適。總的來說,我校實驗設施總體情況不能讓學生滿意。
1.2.3實驗教學整體評價
通過表 5可以發現,超過50%的學生對實驗教學的整體評價不高。
2基于行動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由于針對W學院工商管理專業調查的滿意度不高,我們工商管理專業在教學中的特點與規律,圍繞著體現“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結合能力素質模型,將職業行動導向的基本原則運用到實踐教學體系的重構中。
2.1 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能力素質指標
能力素質模型是較為常見的識別崗位勝任力的方法,它以強化競爭力,提高實際業績為目標的一種獨特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操作流程。素質模型將人的行為原因進行了分層,劃分了技能、知識、價值觀、自我定位、驅動力、人格特質等6個層次。其中技能和知識屬于表層原因,價值觀、自我定位、驅動力(需求/動機)、人格特質屬于深層原因。
W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在2014年暑期通過對3~4家企業的相關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工作過程、工作內容進行了調查,同時查閱了素質詞典和大量文獻,形成比較成熟的關于作為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能力素質的指標體系。我們認為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在企業基層崗位工作,然后慢慢步入管理崗位,因此在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能力素質指標體系中并沒有將素質分層模型中所有的因素全部納入,而是將素質分層模型中的表層原因(技能、知識)和一部分的深層原因納入,如表 6所示。
2.2 基于行動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
根據行動導向理論的特征,將實際工作“行動領域過程化、行動過程項目化、行動項目任務化、行動任務實踐化”的方式構建由職業基礎綜合實訓、專業知識實訓、職業核心能力實訓、跨專業綜合實訓、校外專業綜合實習、畢業論文等6個方面構成的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的實踐教學體系。
(1)職業基礎綜合實訓。職業基礎實訓主要是針對學生在將來就業時必須的職業基本知識進行綜合實訓。之所以打破這些課程的界限,其原因就在于課內實訓的傳統方式難以適應目前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同時像商務禮儀、商務文書、商務談判、商務法律等知識本身就有很多交叉,割裂開來進行實訓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2)專業知識實訓。專業知識實訓主要包括統計學實訓、營銷綜合實訓、會計學實訓、人力資源管理實訓、生產與運作管理實訓、項目管理實訓、企業經營模擬實訓等,這些專業知識實訓通常需要先學習對應的理論課程,然后再進行相應的實訓,主要目的是為了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了解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中使用的專業軟件和基本操作。
(3)職業核心能力實訓。職業核心能力實訓主要包括解決問題能力實訓、創新思維實訓、計劃組織協調能力實訓、團隊合作實訓等,主要是訓練管理類實際工作崗位中需要的職業核心能力。這些能力隨著學生將來職位的上升,將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將其定義為職業核心能力。
(4)跨專業綜合實訓。跨專業綜合實訓打破了傳統的以某個專業進行實訓的方式,通過模擬現實的商業環境,以生產制造業務為驅動,各專業學生根據所學專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仿真、復雜的、動態的環境中訓練知識應用能力、業務處理能力、交際溝通力、組織協調能力、創新能力,是模擬與現實接軌最真實化最低成本的實習訓練平臺。
(5)校外專業綜合實習。校外專業綜合實習是學生在完成在校期間所有的專業課和實訓課學習之后,進入實際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大部分學生采取集中實習,少量學生采取分散實習的形式。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本專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產任務,并進一步獲得感性認識,掌握操作技能,學習企業管理。
(6)畢業論文。畢業論文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從事本專業工作和進行相關的基本訓練。與傳統高校的畢業論文不同的是,基于行動導向思想的畢業論文應當更加突出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完成,例如針對企業的績效考核問題,經過深入調研后,運用績效考核的具體方法或者理論為企業設計切實可行的績效考核方案。
不論是哪個部分的實訓,都應當以制度為基礎引導和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以行動為導向,對課程精心設計,與實踐體系相對應的各門課程進行項目化改革,力爭做到“理論課程實務化、實務課程實訓化、實訓課程技能化”;并對課程內容進行序化,強化實踐教學,并學期內“分段化教學”(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或“教、學、做”合一等方式,實現“學期內、校內、課程內的工學交替”;并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精心組織課程,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實踐行動中,在行動中主動地學習。
參考文獻
[1] 為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提供人才支撐——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談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J].現代教育,2014(4):1.
[2] 張同廟.影響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滿意度因素研究[J].臺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刊,2011.
[3] 文靜.大學生學習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評論,2013.
[4] 杜巖,王鵬.工商管理類專業大學生職業勝任力問題研究[J].大學教育,2012(9):39-40.
[5] 劉祥東.人力資本視角下本科生對工作勝任力的認知差異性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1.
[6] 徐俠,石盛林.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職業能力的需求調研[J].商場現代化,2009(17):93-94.
[7] 陸玉梅,王志華,謝忠秋.職業發展導向下工商管理類人才多維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5(12):36-38.